东阳方韶卿惠古意七篇久不得和五月二十六日将假馆宗阳桥稍有閒暇乃为次韵因寄讯彼中吴子善前辈
作诗如挽船,学力乃篙橹。
向来牛耳盟,诸老肯多许。
玄晖云树荒,仲宣江海阻。
之子归未归,相思慰风雨。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篙橹(gāo lǔ):撑船用的长杆和划桨。
- 牛耳盟:古代诸侯会盟时,割牛耳取血,盛牛耳于珠盘,由主盟者执盘,因称主盟者为“执牛耳”。后泛指在某一方面居最有权威的地位。
- 仲宣:指东汉末年文学家王粲,字仲宣,“建安七子”之一。
- 江海阻:比喻远隔重洋,难以相见。
翻译
写诗就像撑船前行,学识和努力是推动船只的篙和橹。一直以来,我在这诗歌的领域中占据着权威的地位,但诸位老前辈是否愿意给予我更多的认可呢?就像玄晖(谢朓)所描绘的云树之景已荒芜,仲宣(王粲)因江海阻隔而难以相见。你何时才能归来?我的思念之情,如同风雨中的慰藉。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比喻和典故,表达了诗人对诗歌创作的看法以及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思念。诗中“作诗如挽船,学力乃篙橹”形象地说明了诗歌创作需要学识和努力的支撑。后文通过对古代文学家的提及,暗示了自己在诗歌领域的地位和期望得到前辈认可的心情。结尾则流露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情感真挚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