剡笺送任叔实

剡溪春水碧鳞鳞,剡水野藤如乱云。 剡人伐藤就溪洗,匠出素笺黄土纹。 大笺敷腴便竿牍,小笺轻盈日千束。 我昔少年贪著纂,累笥连箱输不足。 年来弃置百事休,引腕就书如畏囚。 有时得笺不自爱,杜曲蛮歌相献酬。 世人贵贱随人好,西家弃物东家宝。 退笔成山何足道,为我攻修太玄草。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剡溪:水名,位于浙江省嵊州市。
  • 鳞鳞:形容水波纹的样子。
  • 伐藤:砍伐藤条。
  • 敷腴:丰满,这里指纸张厚实。
  • 竿牍:古代用以书写的竹简。
  • 著纂:编纂书籍。
  • 累笥连箱:形容书籍堆积如山。
  • 引腕就书:形容专心致志地写字。
  • 杜曲蛮歌:指民间歌谣。
  • 贵贱:指价值高低。
  • 退笔成山:形容写作勤奋,用过的笔堆积如山。
  • 太玄草:一种草书字体。

翻译

剡溪的春水碧绿,波纹如鱼鳞般闪烁,剡水边的野藤像乱云一样纷乱。当地人在溪边砍伐藤条,清洗后制成素白的纸笺,上面有着黄土般的纹理。大张的纸笺厚实,适合用来书写竹简,小张的纸笺轻盈,每天能卖出千束。我年轻时贪恋编纂书籍,书籍堆积如山,供不应求。如今我已放弃许多事务,专心写字,仿佛害怕囚禁。有时得到纸笺,我也不珍惜,只是用来记录民间歌谣,相互赠答。世人对物品的贵贱看法各异,西家的弃物可能是东家的宝贝。我勤奋写作,用过的笔堆积如山,这又何足挂齿,我将继续努力修炼我的草书技艺。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剡溪春水的美丽景色和当地制作纸笺的工艺,通过对比诗人年轻时与现在对纸笺的不同态度,表达了诗人对过去忙碌生活的回忆和对现在宁静生活的珍惜。诗中“剡溪春水碧鳞鳞”等句,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敏锐感受。同时,通过“退笔成山何足道,为我攻修太玄草”等句,表达了诗人对书法艺术的热爱和追求,体现了其艺术修养和人生哲理。

戴表元

戴表元

宋元间庆元奉化人,字帅初,一字曾伯,号剡源。七岁学古诗文,多奇语。宋咸淳七年进士,授建康府教授。元初,授徒卖文为生。成宗大德中,年已六十余,以荐起为信州教授,调婺州,以疾辞。为文清深雅洁,东南文章大家皆归之。有《剡源文集》。 ► 48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