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杨叔向参知

· 徐熥
清朝骚雅见遗音,爱士常怀倒屣心。 太史文章高倚马,右军书法得来禽。 家饶美竹堪为箭,爨有焦桐解辨琴。 行部时时过剑水,匣中风雨作龙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清朝:指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的时代。
  • 骚雅:指文学作品中的高雅风格。
  • 遗音:指前人留下的文学或音乐作品。
  • 倒屣心:形容急切欢迎客人的心情。
  • 太史:古代官名,负责编纂史书。
  • 倚马:形容文思敏捷,能即兴创作。
  • 右军:指东晋书法家王羲之,因其曾任右军将军。
  • 来禽:指王羲之的《兰亭序》中提到的“来禽”,意指飞禽。
  • 爨有焦桐:爨(cuàn),烧火做饭;焦桐,烧焦的桐木,传说中能制成好琴。
  • 剑水:可能指流经剑门关的河流。
  • 龙吟:形容剑声或琴声悠扬。

翻译

在这个政治清明的时代,我听到了前人留下的高雅文学作品的声音,我常常怀着急切的心情欢迎那些有才华的士人。太史的文章如同倚马可待,即兴而作,而右军的书法则得到了《兰亭序》中的飞禽之韵。我的家中有很多美丽的竹子,足以制成箭矢,厨房中烧焦的桐木也能辨认出好琴。当你巡视时常常经过剑门关的河流,我的剑匣中仿佛有风雨交加,发出龙吟般的悠扬声音。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文学艺术的热爱和对才华横溢之士的敬仰。诗中,“清朝骚雅见遗音”一句,既展现了诗人对时代文化的赞美,也表达了对前人文化遗产的尊重。通过“倒屣心”、“倚马”、“来禽”等典故,诗人形象地描绘了自己对文学艺术的追求和对才华的渴望。结尾的“剑水”和“龙吟”则增添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体现了诗人对精神世界的向往和追求。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艺术修养。

徐熥

明福建闽县人,字惟和。徐?兄。万历四十六年举人。负才淹蹇,肆力诗歌。与弟徐?并有才名,然?以博学称,熥则以词采著。有《幔亭集》。 ► 1661篇诗文

徐熥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