渊关再别屠使君次来韵

· 徐熥
使君才藻似枚皋,立得词坛赤帜高。 薄俸半因开社费,閒心多为著书劳。 年来淮桂歌招隐,此去湘兰赋反骚。 五马骖驔人独远,楚天遥望首空搔。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渊关:深邃的关口,此处可能指某个具体的地名或象征性的地点。
  • 使君:古代对州郡长官的尊称,这里指屠使君。
  • 枚皋:西汉文学家,以文才著称。
  • 词坛赤帜:比喻在文坛上的领导地位或杰出成就。
  • 薄俸:微薄的薪水。
  • 开社费:指组织文学社团或活动的费用。
  • 著书劳:撰写书籍的辛劳。
  • 淮桂:指淮南和桂林,两地名,此处可能指屠使君曾任职或游历的地方。
  • 歌招隐:指招隐士归隐的诗歌。
  • 湘兰:指湘江的兰花,象征高洁。
  • 赋反骚:指创作反传统的骚体诗。
  • 五马骖驔:形容官员出行时的盛况。
  • 楚天:指楚地的天空,泛指南方。
  • 首空搔:形容忧愁无助,只能搔首。

翻译

屠使君的才华如同古代的枚皋,他在文坛上高高举起了领导的大旗。他微薄的薪水多半用于文学社团的开销,他的闲暇之心多是为了撰写书籍而劳累。近年来,他在淮南和桂林歌唱招隐士归隐,此去湘江边,他将创作反传统的骚体诗。他乘坐五马高车,独自远行,遥望楚地的天空,只能无助地搔首。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屠使君的敬仰和对其离别的感慨。诗中,“使君才藻如枚皋”一句,即是对屠使君文才的极高赞誉,将其比作西汉文学家枚皋,显示了其在文坛上的卓越地位。后文通过对屠使君生活和创作的描绘,展现了他不仅才华横溢,而且生活简朴,致力于文学创作和社团活动。最后两句则通过描绘屠使君的离别场景,表达了诗人对其远行的不舍和对其未来的美好祝愿。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文学的热爱。

徐熥

明福建闽县人,字惟和。徐?兄。万历四十六年举人。负才淹蹇,肆力诗歌。与弟徐?并有才名,然?以博学称,熥则以词采著。有《幔亭集》。 ► 166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