袜架二首

氄毛水打初成袜,余湿还应待日消。 御冷何辞古下体,负暄早巳托高标。 似随仙舄乘云近,未蹍芳尘去地遥。 却讶缘橦诸佞子,倒投绝足试轻趫。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氄毛(rǒng máo):指初生的细毛。
  • :古代一种穿在脚上的鞋子。
  • 御冷:指御寒,抵御寒冷。
  • 负暄:背负着暖意。
  • 仙舄(xiān xì):传说中仙人穿的鞋子。
  • (niǎn):踩踏。
  • 缘橦(yuán tóng):因为橦,指橦木,比喻不明事理的人。

翻译

细绒毛的袜子初次沾湿,多余的湿气还需等待太阳消散。抵御寒冷古朴的下体,背负着温暖的暖意已经托举高标。仿佛跟随仙人穿着的云履接近,尚未踩踏芬芳的尘埃就已远去。却惊讶于因为橦木而不明事理的那些轻浮的人,反而投入绝望的境地试图轻盈地行走。

赏析

这首诗以袜架为题,描绘了袜子初次沾湿的情景,通过对袜子的描述,表达了对生活中不同境遇的思考。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意象,展现了作者对人生境遇的感悟和对人性的思考。整体氛围清新脱俗,意境深远,值得细细品味。

唐顺之

唐顺之

明常州府武进人,字应德,一字义修,称荆川先生。嘉靖八年会试第一。曾协助总督胡宗宪讨倭寇,谓御敌上策,当截之海外,纵使登陆,则内地受祸。曾亲率舟师,邀敌于长江口之崇明。三沙告急,督户镗、刘显赴援,亲跃马布阵,持刀直前。以功升右佥都御史、凤阳巡抚。学问广博,通晓天文、数学、兵法、乐律等,兼擅武艺,提倡唐宋散文,与王慎中、茅坤、归有光等被称为“唐宋派”。有《荆川先生文集》。 ► 59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