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登天台山

· 徐熥
晨兴理轻策,扪萝登嶕峣。 荒榛隐烟雾,绝巘摩穹霄。 泉声洒飞瀑,山容建霞标。 下有百丈潭,泠泠喧石桥。 凉燠异岩壑,雨旸变昏朝。 遐瞩发清旷,溽暑生凉飙。 偓佺讵云远,羡门犹可招。 骋此物外观,听彼云中谣。 微风奏天籁,淡云缀轻绡。 结根比华岱,幽邃同中条。 高情豁然畅,尘襟亦已消。 安得遇至人,与之同逍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晨兴:早晨起床。
  • 理轻策:整理轻便的行囊。
  • 扪萝:攀援藤蔓。
  • 登嶕峣:攀登高峻的山峰。
  • 荒榛:荒野中的灌木丛。
  • 绝巘:极高的山峰。
  • 摩穹霄:触及天空。
  • 泉声洒飞瀑:泉水声如同飞瀑般洒落。
  • 山容建霞标:山峰的轮廓如同霞光般标示。
  • 泠泠:形容水声清脆。
  • 凉燠:凉爽与炎热。
  • 雨旸:雨和阳光。
  • 遐瞩:远望。
  • 溽暑:闷热的夏天。
  • 凉飙:凉风。
  • 偓佺:传说中的仙人。
  • 羡门:羡慕的门。
  • :放纵,尽情。
  • 物外观:超越物质世界的视角。
  • 云中谣:云中的歌谣。
  • 天籁:自然界的声音。
  • 轻绡:轻薄的丝绸。
  • 结根比华岱:扎根如同华山和泰山。
  • 幽邃:幽深。
  • 中条:中间的线条,指山的轮廓。
  • 高情:高尚的情操。
  • 豁然:突然开朗。
  • 尘襟:尘世的烦恼。
  • 至人:至高无上的人,指仙人或圣人。
  • 逍遥:自由自在,无忧无虑。

翻译

早晨起床,整理轻便的行囊,攀援藤蔓登上高峻的山峰。荒野中的灌木丛在烟雾中隐约可见,极高的山峰触及天空。泉水声如同飞瀑般洒落,山峰的轮廓如同霞光般标示。山下有百丈深的潭水,水声清脆地在石桥下喧哗。山中的凉爽与炎热交替,雨和阳光变换着昏暗与明亮。远望使人心胸开阔,闷热的夏天中生出凉风。传说中的仙人似乎并不遥远,羡慕的门似乎仍然可以打开。放纵自己超越物质世界的视角,聆听云中的歌谣。微风吹奏着自然界的声音,轻薄的云朵点缀着天空。山峰扎根如同华山和泰山,幽深如同山的轮廓。高尚的情操突然开朗,尘世的烦恼也随之消散。如何能遇到至高无上的人,与他一同自由自在,无忧无虑。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诗人清晨登山时的所见所感,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超脱尘世的向往。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如“扪萝登嶕峣”、“绝巘摩穹霄”等,展现了山的高峻和自然的壮美。同时,通过“遐瞩发清旷”、“高情豁然畅”等句,传达了诗人内心的豁达和对自由生活的渴望。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高尚的情操和对自然界的深刻感悟。

徐熥

明福建闽县人,字惟和。徐?兄。万历四十六年举人。负才淹蹇,肆力诗歌。与弟徐?并有才名,然?以博学称,熥则以词采著。有《幔亭集》。 ► 166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