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玉皇阁

· 徐熥
杰阁开灵境,瑶坛接太空。 层甍青嶂里,飞槛白云中。 海上蓬莱岛,人间太乙宫。 六鳌峰逶逦,五虎势巃嵷。 渐与尘寰隔,还于帝座通。 天都低日月,地轴隘华嵩。 远眺龙台古,回看雉堞雄。 阶生瑶草绿,炉伏大丹红。 妙诀传金母,高幡捧玉童。 骖鸾逢子晋,骑鹿揖韩终。 自识玄关妙,因知道教崇。 九仙遗迹在,何必访崆峒。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杰阁:高大的楼阁。
  • 瑶坛:指仙境中的祭坛,瑶为美玉之意。
  • 层甍:重叠的屋脊。
  • 飞槛:高悬的栏杆。
  • 太乙宫:道教中的神仙居所。
  • 六鳌峰:神话中的六只巨鳌所化的山峰。
  • 逶逦(wēi lǐ):曲折连绵。
  • 巃嵷(lóng sǒng):山势高耸。
  • 尘寰:人世间。
  • 帝座:天帝的宝座,指天宫。
  • 地轴:古人想象中支撑大地的轴。
  • 华嵩:华山和嵩山,代表中国的高山。
  • 雉堞:城墙上的齿状矮墙。
  • 瑶草:神话中的仙草。
  • 大丹:道教中的仙丹。
  • 金母:道教中的女神,即王母娘娘。
  • 玉童:道教中的仙童。
  • 子晋:传说中的仙人。
  • 韩终:传说中的仙人。
  • 玄关:道教中的修炼要诀。
  • 九仙:道教中的九位仙人。
  • 崆峒:山名,传说中仙人居住的地方。

翻译

高大的楼阁开启了神秘的仙境,仙境中的祭坛连接着浩瀚的太空。重叠的屋脊在青山之中,高悬的栏杆在白云之间。这里就像是海上的蓬莱仙岛,人间的太乙宫。神话中的六只巨鳌所化的山峰曲折连绵,山势高耸。渐渐远离了尘世,却又与天宫相通。天都似乎低垂着日月,地轴使华山和嵩山显得狭小。远眺古老的龙台,回看雄伟的城墙。台阶上生长着神话中的仙草,炉中藏着道教中的仙丹。王母娘娘传授着妙诀,仙童捧着高幡。遇到传说中的仙人子晋,骑鹿向仙人韩终揖拜。自知修炼的要诀精妙,因此知道道教的崇高。九位仙人的遗迹在此,何必再去访求崆峒山。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幅仙境图景,通过高阁、瑶坛、青山、白云等意象,构建了一个超脱尘世的道教仙境。诗中运用了丰富的道教神话元素,如六鳌峰、太乙宫、金母、玉童等,展现了诗人对道教仙境的向往和崇敬。通过对仙境的细致描绘,诗人表达了对尘世的超脱和对道教修炼之道的深刻理解。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神秘和超然的气息。

徐熥

明福建闽县人,字惟和。徐?兄。万历四十六年举人。负才淹蹇,肆力诗歌。与弟徐?并有才名,然?以博学称,熥则以词采著。有《幔亭集》。 ► 166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