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歌行赠孟中丞有涯

我生苦缠缚,雅志在泉石。不嫌步兵散,翻笑中散窄。 前年奏赋天北隅,颇道君王爱子虚。衣冠对日趋香署,剑佩通宵过紫衢。 紫衢香署千官聚,五陵豪气健如虎。鹦鹉何曾惯锦笼,爰居元不识钟鼓。 焉能俛首学侏儒,局促羞为辕下驹。从古长安夸巧宦,张汤为智汲黯愚。 以兹谢病且归去,钓竿远拂富春树。终日遭逢眼未青,三年尘土衣犹素。 今日亦何日,忽如入尘门。公也襄阳夫子之耳孙。 升堂更不问寒温,写尽肝膈相与论。朝看贤隐山,暮折申台柳。 坐我白玉筵,劝我青荷酒。谈诗公作指南车,对局谁看射雕手。 君不见中郎倒屣迎王生,又不见北海忘年交祢衡。 相知何必结交早,一言合意千金轻。狂歌未断壶未倾,门外惊闻征马鸣。 落叶东还西,乱云纵复横。花间月下傥相忆,请公诵我狂歌行。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泉石(quán shí):指清泉和山石,代表清新自然之意。
  • 步兵:指平民百姓。
  • 散窄:指狭窄。
  • (fù):指作文。
  • 天北隅(yú):指天子的左边。
  • 子虚(zǐ xū):虚名。
  • 香署(xiāng shǔ):指官署。
  • 剑佩(jiàn pèi):指佩剑。
  • 紫衢(zǐ qú):指皇家街道。
  • 五陵(wǔ líng):指五座陵墓,代表贵族。
  • 鹦鹉(yīng wǔ):指鹦鹉。
  • 锦笼(jǐn lóng):指华丽的笼子。
  • (yuán):指普通人。
  • 钟鼓(zhōng gǔ):指宫廷的钟鼓声。
  • 侏儒(zhū rú):指矮小的人。
  • 辕下驹(yuán xià jū):指马车下的马。
  • 长安(cháng ān):唐朝的都城。
  • 巧宦(qiǎo huàn):指精明的官员。
  • 张汤(zhāng tāng):指聪明的人。
  • 智汲黯(jí àn):指愚昧的人。
  • 钓竿(diào gān):指钓鱼的竿。
  • 富春(fù chūn):指富春江。
  • 眼未青:指眼睛还未老。
  • 三年尘土衣犹素:指三年来尘土未洗净的衣服。
  • 襄阳夫子(xiāng yáng fū zǐ):指孟子。
  • 耳孙(ěr sūn):指孙子。
  • 肝膈(gān gé):指心肝。
  • 贤隐山(xián yǐn shān):指隐士山。
  • 申台柳(shēn tái liǔ):指柳树。
  • 白玉筵(bái yù yán):指白玉酒席。
  • 青荷酒(qīng hé jiǔ):指清酒。
  • 指南车(zhǐ nán chē):指南车,古代指南针。
  • 射雕手(shè diāo shǒu):指射箭的手。
  • 中郎(zhōng láng):指官职。
  • 倒屣(dǎo xǐ):指脱鞋。
  • 王生(wáng shēng):指王生。
  • 北海(běi hǎi):指北海公。
  • 忘年(wàng nián):指不顾年龄。
  • 祢衡(ní héng):指祢衡。

翻译

我生活在困苦之中,但我的志向却向往清泉和山石。我不嫌弃平民百姓的散漫,反而笑看那狭窄的生活。前年我在天子左边奏文,说君王喜欢虚名。穿着华丽的衣冠去官署,佩剑走过皇家街道。在皇家街道的官署里,千官聚集,五座陵墓的豪气如虎。鹦鹉怎会习惯锦笼,而我这普通人却不懂宫廷的钟鼓声。怎能低头学习侏儒,被局促羞为马车下的马。自古长安夸夸其谈的巧官,张汤为智者,汲黯为愚者。因此,我感谢病痛,决定离去,拿着钓竿去远处拂富春江的树。整天遭受着磨难,眼睛还未老去,三年来衣服上的尘土仍未洗净。今天又是何日,突然就像走进尘世之门。我是襄阳孟子的耳孙。

升堂后再也不问寒温,写尽心肝相互交流。早晨看着贤人隐居山中,傍晚折申台上的柳树。坐在白玉酒席上,喝着清酒,谈论诗歌,指南车,谁能看懂射箭的技巧。你看见中郎脱鞋迎接王生,又看不见北海公和忘年的祢衡。相互了解何必早早结交,一句话就能心意相通,就像千金轻如羽毛。狂歌还未结束,酒杯还未倾,门外突然传来征马的嘶鸣。落叶东飘西落,乱云翻腾不定。在花间月下,我们或许会相互怀念,那就请你朗诵我的狂歌行。

赏析

这首诗以自嘲的口吻写出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无奈和对清新自然的向往之情。诗中通过对官场生活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对虚名和功利的鄙视,对清新自然和真诚交往的向往。诗人通过对比官场和自然的景象,表达了对真实、纯粹生活的追求,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的境界。

唐顺之

唐顺之

明常州府武进人,字应德,一字义修,称荆川先生。嘉靖八年会试第一。曾协助总督胡宗宪讨倭寇,谓御敌上策,当截之海外,纵使登陆,则内地受祸。曾亲率舟师,邀敌于长江口之崇明。三沙告急,督户镗、刘显赴援,亲跃马布阵,持刀直前。以功升右佥都御史、凤阳巡抚。学问广博,通晓天文、数学、兵法、乐律等,兼擅武艺,提倡唐宋散文,与王慎中、茅坤、归有光等被称为“唐宋派”。有《荆川先生文集》。 ► 59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