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谒长陵

赫赫我文皇,恢恢庙算长。 定鼎凭天险,因山作地藏。 三泉疏雁海,万壑转龙荒。 云结苍梧色,峰成金粟冈。 寝园驯象守,松柏孝乌翔。 清跸传虚谷,灵旗隐洞房。 遗弓仙驭远,上食穗帷张。 臣生良已晚,幸此拜冠裳。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长陵(cháng líng):指唐太宗李世民的陵墓。 庙算(miào suàn):指陵墓的规划和建设。 定鼎(dìng dǐng):指太宗登基称帝的事情。 地藏(dì zàng):指陵墓的地基。 三泉(sān quán):指泉水。 龙荒(lóng huāng):指龙的栖息之地。 苍梧(cāng wú):指古代传说中的仙山。 金粟冈(jīn sù gāng):指山的形状。 驯象(xùn xiàng):驯养大象。 孝乌翔(xiào wū xiáng):指乌鸦孝敬的象征。 虚谷(xū gǔ):指幽谷。 灵旗(líng qí):指神灵的旗帜。 洞房(dòng fáng):指神灵的居所。 仙驭(xiān yù):指仙人驾驭。 穗帷(suì wéi):指华美的帷幕。

翻译

朝拜长陵 文皇显赫,陵墓规模宏大。 登基称帝,依山傍水修建。 泉水清澈,山谷中龙蛰伏。 仙山苍翠,山峰如金粟般耸立。 陵园中驯养大象,松柏之间乌鸦孝敬。 清幽的谷地传来神灵的召唤,神灵的旗帜在幽深的洞穴中飘扬。 留下的弓箭和神马远去,神灵的食宴华美而盛大。 我作为臣子,虽已年迈,幸能在此恭敬地拜谒陵墓。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唐太宗李世民的陵墓长陵的壮丽景象,通过对陵墓的描写,展现了当时帝王陵墓的庄严气势和神秘感。诗中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使整首诗意境深远,富有诗意。同时,诗人表达了对太宗的崇敬之情,展现了当时人们对帝王的尊崇和敬畏之心。

唐顺之

唐顺之

明常州府武进人,字应德,一字义修,称荆川先生。嘉靖八年会试第一。曾协助总督胡宗宪讨倭寇,谓御敌上策,当截之海外,纵使登陆,则内地受祸。曾亲率舟师,邀敌于长江口之崇明。三沙告急,督户镗、刘显赴援,亲跃马布阵,持刀直前。以功升右佥都御史、凤阳巡抚。学问广博,通晓天文、数学、兵法、乐律等,兼擅武艺,提倡唐宋散文,与王慎中、茅坤、归有光等被称为“唐宋派”。有《荆川先生文集》。 ► 59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