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轩

野居何处是,轩外一横塘。 座纳薰风细,帘垂白日长。 面山如对画,临水坐流觞。 更爱闲花木,欣欣得向阳。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xuān):有窗的长廊或小屋。
  • 横塘:长长的池塘。
  • 薰风:和风,指初夏时的东南风。
  • 流觞(shāng):古代习俗,每逢三月上旬的巳日(三国魏以后定为三月三日)集会于环曲的水渠旁,在上流放置酒杯,任其顺流而下,停在谁的面前,谁即取饮,叫做“流觞”。
  • 欣欣:形容草木茂盛的样子。

翻译

我隐居的地方在哪里呢?在轩外有一片长长的池塘。 坐在那里,细细的和风吹过,白日里帘子垂下,时间显得格外漫长。 面对着山,就像对着一幅画,靠近水边坐着,仿佛参与了古代的流觞游戏。 我更加喜爱那些悠闲的花草树木,它们生机勃勃地向着阳光生长。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幅宁静的隐居生活画面。诗人通过“轩外一横塘”、“座纳薰风细”等句,传达出一种远离尘嚣、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宁静与惬意。诗中的“面山如对画,临水坐流觞”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也隐含了对古代文人雅集的向往。结尾的“更爱闲花木,欣欣得向阳”则表达了对生命力旺盛的自然景象的喜爱,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深刻感悟。

戴叔伦

戴叔伦

戴叔伦,唐代诗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润州金坛(今属江苏)人。年轻时师事萧颖士。曾任新城令、东阳令、抚州刺史、容管经略使。晚年上表自请为道士。其诗多表现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调,但《女耕田行》、《屯田词》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艰苦。论诗主张“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其诗体裁皆有所涉猎。今存诗二卷,多混入宋元明人作品,需要仔细辨伪。 ► 27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