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司马画马歌

· 顾况
画精神,画筋骨,一团旋风瞥灭没。 仰秣如上贺兰山,低头欲饮长城窟。 此马昂然独此群,阿爷是龙飞入云。 黄沙枯碛无寸草,一日行过千里道。 展处把笔欲描时,司马一騧赛倾倒。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仰秣(mò):指马仰头吃草。
  • 贺兰山:位于今宁夏回族自治区与内蒙古自治区交界处,古代常作为边塞的象征。
  • 长城窟:指长城附近的泉眼,常用来形容边塞的艰苦环境。
  • 昂然:高傲、自信的样子。
  • 阿爷:这里指父亲,古代对父亲的称呼。
  • 黄沙枯碛(qì):指沙漠和干旱的荒地。
  • 展处:展开画卷的地方。
  • 一騧(guā):指一匹马。
  • 赛倾倒:形容画得非常出色,令人赞叹。

翻译

画出马的精神,画出马的筋骨,一团旋风般迅速消失不见。 仰头吃草如同攀登贺兰山,低头想要在长城窟饮水。 这匹马昂首挺胸,独自在这群马中显得格外突出,它的父亲是龙,飞入云霄。 黄沙和干枯的荒地连一寸草都不生,一天之内就能行过千里路。 当展开画卷准备描绘时,司马画的那匹马如此出色,令人赞叹不已。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顾况所见的一幅画马图,通过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比喻,展现了画中马的雄姿和画家的精湛技艺。诗中“一团旋风瞥灭没”形容画马动作之迅速,生动传神;“仰秣如上贺兰山,低头欲饮长城窟”则通过边塞景象的引入,增强了画马的英勇气息。后文通过对比黄沙枯碛与千里行程,突出了马的非凡能力。最后,诗人对画家的赞美,表达了对艺术成就的敬仰。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唐代诗歌的艺术魅力。

顾况

顾况

顾况,生卒年不详,字逋翁,号华阳真逸(一说华阳真隐),晚年自号悲翁,汉族,苏州海盐横山人(今在浙江海宁境内),唐代诗人、画家、鉴赏家。他一生官位不高,曾任著作郎,因作诗嘲讽得罪权贵,贬饶州司户参军。晚年隐居茅山。 ► 24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