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州北佛龛前重于去岁题处作

· 苏颋
重岩载看美,分塔起层标。 蜀守经涂处,巴人作礼朝。 地疑三界出,空是六尘销。 卧石铺苍藓,行塍覆绿条。 岁年书有记,非为学题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重岩:重叠的山岩。
  • 层标:层次分明的标志。
  • 蜀守:蜀地的官员。
  • 巴人:巴地的居民。
  • 三界:佛教用语,指欲界、色界、无色界,泛指世界。
  • 六尘:佛教用语,指色、声、香、味、触、法六种境界,是烦恼的缘由。
  • 卧石:平躺的石头。
  • 行塍:行走的小径。
  • 岁年:年岁。
  • 非为学题桥:不是为了学习而题写桥上的诗句。

翻译

重叠的山岩显得格外美丽,分塔层次分明地矗立着。 蜀地的官员曾经经过这里,巴地的居民来此朝拜。 这片土地仿佛超越了三界的界限,空旷中六尘皆消。 平躺的石头上铺满了青苔,行走的小径被绿枝覆盖。 岁月留下了记载,我题写此地并非为了学习。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利州北佛龛前的景致,通过“重岩”、“分塔”等意象展现了山岩的壮美和塔的庄严。诗中“蜀守经涂处,巴人作礼朝”反映了当地的历史文化背景。后句“地疑三界出,空是六尘销”运用佛教术语,表达了超脱尘世的意境。结尾“岁年书有记,非为学题桥”则表明了题诗的非功利性,强调了个人情感的抒发。整体上,诗歌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文景观的深刻感悟。

苏颋

唐京兆武功人,字廷硕。苏瑰子。幼敏悟强记。武则天时擢进士第。累迁中书舍人。袭封许国公,号“小许公”。玄宗开元间进同紫微黄门平章事,与宋璟同理政事。工文,朝中文件多出其手。与燕国公张说并称为“燕许大手笔”。罢为礼部尚书,卒谥文宪。有集。 ► 10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