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

· 鲍溶
蒙公虏生人,北筑秦氏冤。 祸兴萧墙内,万里防祸根。 城成六国亡,宫阙启千门。 生人半为土,何用空中原。 奈何家天下,骨肉尚无恩。 投沙拥海水,安得久不翻。 乘高惨人魂,寒日易黄昏。 枯骨贯朽铁,砂中如有言。 万古骊山下,徒悲野火燔。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蒙公:指秦始皇。
  • 虏生人:指俘虏百姓。
  • 北筑:指秦始皇北筑长城。
  • 秦氏冤:指秦朝的冤屈。
  • 祸兴萧墙内:指祸乱起于内部。
  • 防祸根:防止祸乱的根源。
  • 六国亡:指战国时期的六国被秦国所灭。
  • 宫阙启千门:指宫殿宏大,门户众多。
  • 生人半为土:指百姓死亡众多,化为尘土。
  • 空中原:指中原地区空旷无人。
  • 家天下:指天下为一家所有,即秦始皇的暴政。
  • 骨肉尚无恩:指即使是亲人之间也没有恩情。
  • 投沙拥海水:指将沙石投入海中,比喻劳民伤财。
  • 安得久不翻:怎能长久不翻覆。
  • 乘高惨人魂:站在高处令人心魂惨淡。
  • 枯骨贯朽铁:枯骨上穿插着腐朽的铁器。
  • 砂中如有言:沙石中似乎有声音在诉说。
  • 骊山:位于陕西省,秦始皇陵所在地。
  • 野火燔:野火焚烧。

翻译

秦始皇俘虏百姓,北筑长城,背负着秦朝的冤屈。 祸乱起于内部,万里长城是为了防止祸乱的根源。 城墙建成,六国灭亡,宫殿宏大,门户众多。 百姓死亡众多,化为尘土,中原地区空旷无人。 天下为一家所有,即使是亲人之间也没有恩情。 将沙石投入海中,劳民伤财,怎能长久不翻覆。 站在高处令人心魂惨淡,寒日易黄昏。 枯骨上穿插着腐朽的铁器,沙石中似乎有声音在诉说。 万古以来,骊山之下,徒然悲叹野火焚烧。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秦始皇北筑长城的描写,深刻批判了秦始皇的暴政和对百姓的残酷压迫。诗中“生人半为土”、“骨肉尚无恩”等句,直戳人心,反映了百姓的苦难和秦始皇的无情。末句“万古骊山下,徒悲野火燔”则寄寓了对历史的深沉感慨,表达了对秦始皇暴政的深刻反思和对百姓苦难的深切同情。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沉痛,是一首优秀的历史讽刺诗。

鲍溶

鲍溶

唐人,字德源。宪宗元和进士。与李益交厚。古诗乐府,可称独步。卒飘蓬薄宦,客死三川。有集。 ► 19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