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雁

· 鲍溶
南国春早暖,渚蒲正月生。 东风吹雁心,上下和乐声。 绕水半空去,拂云偕相迎。 如防失群怨,预有侵夜惊。 渺邈天外影,支离塞中莺。 自顾摧颓羽,偏感南北情。 乍甘烟雾劳,不顾龙沙荣。 虽乐未归意,终不能自鸣。 喜去春月满,归来秋风清。 啼馀碧窗梦,望断阴山行。 不及瑶?燕,寄身金宫楹。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渚蒲:水边的蒲草。
  • :一同。
  • 渺邈:遥远。
  • 支离:分散,这里指离散的莺鸟。
  • 摧颓:衰败,这里指羽毛破损。
  • :突然。
  • 龙沙:指边远的沙漠地区。
  • 瑶?:指美玉制成的酒杯,这里比喻高贵的生活。
  • 金宫楹:金碧辉煌的宫殿的柱子,比喻高贵的居所。

翻译

南国的春天来得早,水边的蒲草在正月就已生长。东风吹拂着雁群的心,它们的鸣叫声上下和谐。雁群绕着水面飞翔,半空中掠过,轻轻拂过云彩,仿佛云彩也在迎接它们。它们似乎在防范着失散的悲伤,预感到夜晚可能带来的惊扰。

遥远的身影在天际,离散的莺鸟在边塞中。自我怜悯着破损的羽毛,深深感受到南北的情感。突然间甘愿承受烟雾的劳苦,不顾边远沙漠的荣耀。虽然心中快乐,但未归的意愿始终无法表达。

欣喜于春月满时离去,归来时秋风清爽。在碧窗下啼叫,梦回余音,望向阴山,行迹已断。无法像瑶杯中的燕子那样,寄身于金宫的柱子之间。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南国春早的景象,以及雁群的迁徙和内心的感受。诗中,“东风吹雁心”一句,巧妙地将自然景象与雁群的情感相结合,表达了雁群对迁徙的期待和对未知的忧虑。后文通过对“渺邈天外影”和“支离塞中莺”的描写,进一步抒发了雁群对远方的向往和对离散的哀愁。最后,诗人以“不及瑶?燕,寄身金宫楹”作结,表达了对高贵生活的向往,同时也透露出对现实境遇的无奈和自嘲。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生命的深刻感悟。

鲍溶

鲍溶

唐人,字德源。宪宗元和进士。与李益交厚。古诗乐府,可称独步。卒飘蓬薄宦,客死三川。有集。 ► 19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