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晚望嵩亭有怀

· 罗邺
正怜云水与心违,湖上亭高对翠微。 尽日不妨凭槛望,终年未必有家归。 青蝉渐傍幽丛噪,白鸟时穿返照飞。 此地又愁无计住,一竿何处是因依。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云水:指游历山水的生活。
  • 翠微:指青山。
  • 凭槛:靠着栏杆。
  • 青蝉:指蝉。
  • 幽丛:幽深的草丛。
  • 白鸟:指白鹭。
  • 返照:夕阳的余晖。
  • 一竿:比喻隐居或简朴的生活。

翻译

我正为游历山水的生活与内心所愿相违背而感到怜惜,湖上的亭子高高耸立,对着青翠的山峦。整天都可以随意地靠着栏杆远望,但整年可能都无法回到家中。青蝉渐渐在幽深的草丛中鸣叫,白鹭时常穿过夕阳的余晖飞翔。这个地方又让我感到无法久留,一根竹竿何处才是我真正的依托之所呢?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诗人对游历生活的矛盾情感和对归家的渴望。诗中,“云水与心违”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无奈与挣扎。通过“湖上亭高对翠微”的景致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但“尽日不妨凭槛望,终年未必有家归”又透露出对漂泊生活的厌倦和对家的思念。后两句通过对青蝉和白鸟的描绘,增添了诗中的生动气息,同时“此地又愁无计住,一竿何处是因依”则深刻反映了诗人对安定生活的向往和对未来的迷茫。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复杂而细腻的内心世界。

罗邺

罗邺

唐末馀杭人,一说苏州吴县人。罗隐族弟。累举进士不第。昭宗光化中以韦庄奏,追赐进士及第,赠官补阙。工诗,尤长七律。懿宗咸通、僖宗乾符中,与罗隐、罗虬合称“三罗”。有集。 ► 155篇诗文

罗邺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