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皇甫大夫赴浙东

· 韩翃
舟师分水国,汉将领秦官。 麾下同心吏,军中□□端。 吴门秋露湿,楚驿暮天寒。 豪贵东山去,风流胜谢安。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舟师:水军。
  • 分水国:指水军驻扎在江河湖泊之地。
  • 汉将:汉朝的将领,此指唐朝的将领。
  • 秦官:秦朝的官员,此指唐朝的官员。
  • 麾下:部下。
  • 同心吏:忠诚的下属。
  • 吴门:指吴地,今江苏一带。
  • 楚驿:楚地的驿站,今湖北一带。
  • 豪贵:权贵。
  • 东山:指隐居之地,此指权贵们隐退的地方。
  • 风流:指文采风流,才华横溢。
  • 谢安:东晋时期的政治家、文学家,以风流著称。

翻译

水军驻扎在江河湖泊之地,汉朝的将领担任着秦朝官员的职责。 部下是忠诚的下属,军中秩序井然。 吴地的秋天露水湿润,楚地的驿站在暮色中显得寒冷。 权贵们纷纷隐退到东山,他们的文采风流胜过了东晋的谢安。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水军将领在浙东的景象,通过对比吴地秋露的湿润与楚地暮色的寒冷,营造出一种边疆的孤寂与坚韧。诗中“豪贵东山去,风流胜谢安”一句,既表达了对权贵隐退生活的羡慕,也暗含了对将领坚守边疆的敬意。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边疆将领的赞美之情。

韩翃

韩翃

韩翃,生卒年不详,字君平,南阳(今河南南阳)人,唐代诗人。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天宝13年(754)考中进士,宝应年间在淄青节度使侯希逸幕府中任从事,后随侯希逸回朝,闲居长安十年。建中年间,因作一首《寒食》被唐德宗所赏识,因而被提拔为中书舍人。韩翃的诗笔法轻巧,写景别致,在当时传诵很广泛。 ► 16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