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宗挽歌词二首

睿略皇威远,英风帝业开。 竹林方受位,薤露忽兴哀。 静塞妖星落,和戎贵主回。 龙髯不可附,空见望仙台。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睿略:指皇帝的智谋和策略。
  • 皇威:皇帝的威严和权力。
  • 英风:英勇的风范。
  • 帝业:帝王的功业。
  • 竹林:此处可能指皇帝的居所或议事之地。
  • 受位:接受职位,指皇帝登基。
  • 薤露:古代挽歌名,此处指哀悼之歌。
  • 兴哀:引起哀思。
  • 静塞:指边疆的安定。
  • 妖星:不祥的星象,常指预示灾难的星。
  • 和戎:与戎狄和好,指外交上的和平。
  • 贵主:尊贵的公主,此处可能指和亲的公主。
  • 龙髯:龙的胡须,比喻皇帝。
  • 望仙台:古代帝王求仙的台阁,此处象征皇帝的仙逝。

翻译

皇帝的智谋和威严远播,英勇的风范开启了帝国的伟业。在竹林之中,他接受了皇位,而薤露之歌却突然响起,引起了哀思。边疆安定了,不祥的星象也消失了,尊贵的公主从和戎之地归来。然而,皇帝的身影已不可及,只留下望仙台,让人空自凝望。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绘皇帝的英明统治和其逝世后的哀思,展现了皇权的辉煌与无常。诗中“睿略皇威远,英风帝业开”赞美了皇帝的智慧和勇气,而“竹林方受位,薤露忽兴哀”则突显了权力的更迭与生命的脆弱。后两句“龙髯不可附,空见望仙台”则深刻表达了皇帝逝世后的空虚与哀愁,以及对皇帝的深切怀念。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对皇帝功绩与逝世的双重颂歌。

顾非熊

顾非熊

唐苏州人。顾况子。少俊悟,一览辄能成诵,工吟,扬誉远近。性滑稽,好辩,颇杂笑言。常凌轹气焰子弟,既犯众怒,排挤者纷然,困举场三十年。武宗会昌五年及第,累佐使府。宣宗大中间授盱眙主簿,厌拜迎鞭挞,因弃官归隐,不知所终。或传住茅山十余年。有诗一卷。 ► 8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