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恨

· 韩偓
秦钗枉断长条玉,蜀纸虚留小字红。 死恨物情难会处,莲花不肯嫁春风。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秦钗:古代秦地(今陕西一带)妇女所戴的钗子。
  • 枉断:白白地折断。
  • 长条玉:指玉制的长条形装饰品,这里比喻秦钗。
  • 蜀纸:古代蜀地(今四川一带)出产的纸张,以质地细腻著称。
  • 虚留:空留,指纸上虽有字迹,但已无人阅读。
  • 小字红:指用红色墨水写的小字。
  • 物情:事物的情理或人情。
  • 难会处:难以理解或领会的地方。
  • 莲花:这里比喻高洁的女子。
  • 嫁春风:比喻女子出嫁,春风象征着温暖和生机。

翻译

秦地的钗子白白地折断了长条玉,蜀地的纸上空留着红色的小字。 深深地怨恨那些难以理解的情感,莲花般高洁的女子不愿嫁给春风。

赏析

这首诗通过“秦钗枉断”和“蜀纸虚留”两个意象,表达了诗人对逝去美好事物的哀怨和对无法挽回情感的遗憾。诗中的“莲花不肯嫁春风”一句,巧妙地运用比喻,展现了女子的高洁与独立,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这种坚持和自我价值的赞赏。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细腻,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视和对情感世界的深刻理解。

韩偓

韩偓

韩偓,晚唐五代诗人,字致光,号致尧,晚年又号玉山樵人。陕西万年县(今樊川)人。自幼聪明好学,10岁时,曾即席赋诗送其姨夫李商隐,令满座皆惊,李商隐称赞其诗是“雏凤清于老凤声”。龙纪元年(889年),韩偓中进士,初在河中镇节度使幕府任职,后入朝历任左拾遗、左谏议大夫、度支副使、翰林学士。 ► 34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