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客还江东

· 韩翃
不妨高卧顺流归,五两行看扫翠微。 鼯鼠夜喧孤枕近,鵁鶄晓避客船飞。 一壶先醉桃枝簟,百和初熏苧布衣。 君到新林江口泊,吟诗应赏谢玄晖。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五两:古代测风器,用鸡毛五两或八两系于高竿顶上,借以观测风向和风力。
  • 翠微:青翠的山色,也泛指青山。
  • 鼯鼠:一种夜行性的小动物,常在夜间活动。
  • 鵁鶄:即鹭鸶,一种水鸟。
  • 桃枝簟:用桃枝编织的席子。
  • 百和:形容香气浓郁。
  • 苧布衣:用苧麻织成的衣服。
  • 新林:地名,在今江苏省南京市。
  • 谢玄晖:即谢朓,南朝齐著名诗人。

翻译

不妨顺流而下,高卧船中,看着五两测风器在青翠的山色中飘扬。 夜晚,鼯鼠的叫声在孤枕旁回响,清晨,鹭鸶避开客船飞翔。 一壶酒下肚,先在桃枝编织的席子上醉倒,百和香熏染的苧麻衣服初次穿上。 当你到达新林江口泊船时,吟诵诗歌,应当欣赏谢朓的诗作。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送别客人归途中的景色与情感。诗中,“五两行看扫翠微”形象地描绘了船行江中的景象,而“鼯鼠夜喧孤枕近”则通过夜晚的动物声音,增添了旅途的孤寂感。后两句通过对醉卧桃枝簟和熏香苧布衣的描写,展现了旅途中的闲适与惬意。结尾提到谢朓,暗示了诗人对诗歌的热爱和对友人的美好祝愿。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送别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

韩翃

韩翃

韩翃,生卒年不详,字君平,南阳(今河南南阳)人,唐代诗人。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天宝13年(754)考中进士,宝应年间在淄青节度使侯希逸幕府中任从事,后随侯希逸回朝,闲居长安十年。建中年间,因作一首《寒食》被唐德宗所赏识,因而被提拔为中书舍人。韩翃的诗笔法轻巧,写景别致,在当时传诵很广泛。 ► 16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