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陵钓台下作

绝顶耸苍翠,清湍石磷磷。 先生晦其中,天子不得臣。 心灵栖颢气,缨冕犹缁尘。 不乐禁中卧,却归江上春。 潜驱东汉风,日使薄者醇。 焉用佐天子,特此报故人。 人知大贤心,不独私自身。 弛张有深致,耕钓陶天真。 奈何清风后,扰扰论屈伸。 交情同市道,利欲相纷纶。 我行访遗台,仰古怀逸民。 矰缴鸿鹄远,雪霜松桂新。 江流去不穷,山色凌秋旻。 人世自今古,清辉照无垠。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严陵钓台:位于今浙江省桐庐县富春江畔,相传为东汉隐士严光(字子陵)垂钓之处。
  • 绝顶:山的最高峰。
  • 苍翠:深绿色。
  • 清湍:清澈的急流。
  • 石磷磷:形容石头清晰可见。
  • :隐藏。
  • 颢气:浩大的气象。
  • 缨冕:古代官员的帽子和系帽的带子,代指官职。
  • 缁尘:黑色的尘土,比喻世俗的污染。
  • 潜驱:暗中影响。
  • 薄者醇:使浅薄的人变得淳厚。
  • 弛张:放松和紧张,比喻生活的态度。
  • 耕钓:耕田和钓鱼,指隐居生活。
  • 陶天真:保持纯真自然。
  • 矰缴:古代射鸟用的拴着丝绳的短箭。
  • 鸿鹄:大雁和天鹅,比喻高远的志向。
  • 秋旻:秋天的天空。
  • 无垠:无边无际。

翻译

山峰高耸入云,苍翠欲滴,清澈的急流在石头间奔腾。 先生隐居在这幽静之地,连天子也无法使他臣服。 他的心灵栖息在浩大的气象中,即使身着官服,也如被黑尘所染。 他不乐于宫中的安逸,宁愿回到江畔享受春天的美好。 他暗中影响着东汉的风气,使浅薄的人变得淳厚。 他这样做并非为了辅佐天子,而是为了报答故人的情谊。 人们知道这位大贤的心思,不仅仅是为了自己。 他懂得生活的张弛有度,耕田钓鱼,保持纯真自然。 奈何在清风之后,人们却纷纷议论他的屈伸。 交情变得如同市井之道,利欲纷争不断。 我来到这遗留的钓台,仰望古人,怀念那些隐逸之士。 他们像远飞的鸿鹄,不受短箭的束缚,像松桂一样,经受住雪霜的考验。 江水流淌不息,山色高耸入秋天的天空。 人世间的事情自古至今,清辉照耀着无边无际的世界。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严陵钓台的描绘,赞美了隐士严光的高洁品格和超脱世俗的生活态度。诗中,“绝顶耸苍翠,清湍石磷磷”描绘了钓台的自然环境,凸显了严光的隐逸之所的幽静与高远。后文通过对严光生活的描述,表达了对他的敬仰之情,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世俗纷争的厌倦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高尚人格和理想生活的追求。

权德舆

权德舆

权德舆,唐代文学家,大臣。字载之,行三。天水略阳(今甘肃秦安)人,家于润州丹阳(今江苏丹阳)。名士权皋子。未冠,即以文章称,杜佑、裴胄交辟之。德宗闻其材,召为太常博士,改左补阙,兼制诰,进中书舍人,历礼部侍郎,三知贡举。宪宗元和初,历兵部、吏部侍郎,坐郎吏误用官阙,改太子宾客。俄复前官,迁太常卿,拜礼部尚书,同平章事。会李吉甫再秉政,帝又自用李绛,议论持异,德舆从容不敢有所轻重,坐是罢,以检校吏部尚书留守东都。复拜太常卿,徙刑部尚书,出为山南西道节度使。二年,以病乞还,卒于道,年六十。赠左仆射,谥曰文。 ► 39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