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张仆射朝天行
元侯重寄贞师律,三郡四封今静谧。
丹毂常思阙下来,紫泥忽自天中出。
军装喜气倍趋程,千骑鸣珂入凤城。
周王致理称申甫,今日贤臣见明主。
拜恩稽首纷无已,凝旒前席皇情喜。
逢时自是山出云,献可还同石投水。
昔岁褒衣梁甫吟,当时已有致君心。
专城一鼓妖氛静,拥旆十年天泽深。
日日披诚奉昌运,王人织路传清问。
仙酝尝分玉斝浓,御闲更辍金羁骏。
元正前殿朝君臣,一人负扆百福新。
宫悬綵仗俨然合,瑞气炉烟相与春。
万年枝上东风早,佩玉晨趋光景好。
涂山已见首诸侯,麟阁终当画元老。
温室沈沈漏刻移,退朝宾侣每相随。
雄词乐职波涛阔,旷度交欢云雾披。
自古全才贵文武,懦夫只解冠章甫。
见公抽匣百鍊光,试欲磨铅谅无助。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元侯:原指诸侯之长,后泛指重臣。
- 贞师律:指严明的军法。
- 静谧:平静,安宁。
- 丹毂:红色的车轮,指贵族或高官的车辆。
- 紫泥:指皇帝的诏书,因用紫泥封印而得名。
- 鸣珂:古代官员佩戴的玉饰,行走时发出声响。
- 凤城:指京城。
- 申甫:古代贤臣的代称。
- 稽首:古代的一种跪拜礼,表示极大的尊敬。
- 凝旒:指皇帝的冠冕,旒是冠冕前的玉串。
- 皇情喜:皇帝的喜悦之情。
- 山出云:比喻贤才得时而出。
- 石投水:比喻事情顺利,如石投水自然下沉。
- 褒衣:古代的一种礼服。
- 梁甫吟:古代的一种吟咏,这里指吟咏时的情境。
- 专城:指掌握一城之权。
- 妖氛静:指消除不祥之气,恢复安宁。
- 拥旆:指执掌军旗,象征军权。
- 天泽深:指天命深厚,得到上天的恩泽。
- 王人:指皇帝的使者。
- 织路:指铺设道路,引申为开辟途径。
- 清问:指皇帝的询问。
- 仙酝:指美酒。
- 玉斝:古代的一种玉制酒器。
- 御闲:指皇帝的闲暇时刻。
- 金羁骏:指皇帝的骏马。
- 负扆:指背对屏风,古代皇帝的一种坐姿。
- 百福新:指各种吉祥之事。
- 宫悬:指宫中的悬挂物。
- 綵仗:指彩色的仪仗。
- 瑞气炉烟:指吉祥的气息和香烟。
- 万年枝:指常青树,比喻长久。
- 佩玉:指佩戴的玉饰。
- 晨趋:指早晨的朝见。
- 光景好:指景象美好。
- 涂山:古代地名,这里指诸侯的封地。
- 麟阁:指麒麟阁,古代用来表彰功臣的地方。
- 元老:指资深的重臣。
- 温室:指皇帝的居所。
- 漏刻移:指时间的流逝。
- 退朝:指朝会结束后的退场。
- 宾侣:指同僚。
- 雄词:指雄辩的言辞。
- 乐职:指乐于职守。
- 波涛阔:比喻言辞或思想的广阔。
- 旷度:指胸怀宽广。
- 交欢:指交流愉快。
- 云雾披:比喻思想或言辞的深远。
- 全才:指文武双全的人才。
- 懦夫:指胆小无能的人。
- 冠章甫:指戴上儒生的帽子,这里指无能之辈。
- 抽匣:指拔剑。
- 百鍊光:指经过多次锻炼的剑光。
- 磨铅:指磨砺自己的才能。
- 无助:指无法帮助。
翻译
元侯再次寄予我严明的军法,三郡四封之地如今安宁平静。红色的车轮常思从皇宫下来,紫泥诏书忽然从天而降。军装喜气洋洋,加快行程,千骑佩戴的玉饰在凤城响起。周王治理国家称赞申甫,今日贤臣得见明主。拜恩跪拜不已,皇帝的喜悦之情在前席凝视。逢时如山出云,献策如石投水。昔日穿着褒衣吟咏梁甫,当时已有辅佐君王之心。掌握一城之权,妖氛消散,执掌军旗十年,天命深厚。日日忠诚奉承昌盛的命运,皇帝的使者开辟途径传达询问。美酒常分玉斝浓,皇帝闲暇时更辍骏马。元正前殿朝见君臣,一人背对屏风,百福临门。宫中悬挂的彩色仪仗整齐,吉祥的气息和香烟共春。万年枝上东风早,佩戴玉饰晨趋,景象美好。涂山已见首诸侯,麒麟阁终将画上元老。温室中时间流逝,退朝后常与同僚相伴。雄辩的言辞,乐于职守如波涛广阔,胸怀宽广交欢如云雾披散。自古全才贵文武,懦夫只解冠章甫。见公拔剑,百炼剑光,试欲磨砺自己,却无助。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位重臣的荣耀与忠诚,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典故展现了其对国家的贡献和对皇帝的忠诚。诗中“丹毂常思阙下来,紫泥忽自天中出”等句,巧妙地运用色彩和动作,表达了重臣对皇权的向往和对诏书的期待。后文通过对比“山出云”与“石投水”,强调了贤臣得时与献策顺利的喜悦。整首诗语言华丽,情感深沉,既展现了重臣的荣耀,也表达了对国家的深切关怀和对皇帝的无限忠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