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归州

· 孙蕡
归州城门半天里,白云晚向城下起。 市廛架屋依岩峦,妇女提罂汲江水。 巴山雪消江水长,城中夜闻滩濑响。 客船树杪钩石棱,渔父云端晒缯网。 家家芜田山下犁,倒枯大树烧作泥。 居人养犬获山鹿,稚子缚柴圈野鸡。 楚王台高对赤甲,四时猛风长飒飒。 柁工鸣板避漩涡,橹声摇上黄牛峡。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yīng):古代盛酒或水的器具。
  • 滩濑 (tān lài):急流冲击的浅滩。
  • 缯网 (zēng wǎng):渔网。
  • (miǎo):树梢。
  • 柁工 (tuó gōng):掌舵的人。
  • 鸣板 (míng bǎn):敲击木板发出声音,用以警示或指挥。
  • 漩涡 (xuán wō):水流旋转形成的涡流。

翻译

归州的城门仿佛悬在半空中,傍晚时分,白云从城下缓缓升起。市集上的房屋紧贴着山岩而建,妇女们提着水罐去江边汲水。巴山的雪融化后,江水变得更加宽广,夜晚城中能听到急流冲击浅滩的声音。客船似乎挂在树梢上,船夫们正努力钩住石头的棱角,而渔夫则在云端晾晒他们的渔网。

每家每户都在山下的田地里耕作,将倒下的大树烧成灰泥。居民们养狗捕猎山鹿,孩子们则用绳子圈住野鸡。楚王的高台面对着赤甲山,四季中常有猛烈的风声。掌舵的人敲击木板以避开漩涡,橹声随着船只摇上黄牛峡。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归州城及其周边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通过细腻的笔触,诗人展现了城门高悬、市集依山、妇女汲水等生动场景,以及巴山雪融、江水涨潮、夜闻滩声的自然变化。诗中还巧妙地融入了居民的生活细节,如耕田、烧树、养犬捕猎等,展现了当地人的生活习俗。楚王台与赤甲山的对峙,以及柁工避漩涡的紧张场景,更增添了诗的层次感和动态美。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对归州自然与人文景观的深刻感受。

孙蕡

明广东顺德人,字仲衍,号西庵。博学工诗文。明兵下广东,蕡为何真作书请降。洪武中历虹县主簿、翰林典雅。预修《洪武正韵》。出为平原簿,坐事被逮,罚筑京师城垣。旋得释。十五年,起苏州经历,坐累戍辽东。又以尝为蓝玉题画,论死。有《西庵集》。 ► 76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