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中兴感因成七诗寄蒲庵老禅

猗兰畏阳盛,甘鞠惧虫食。 昌阳恶溪涸,揭车伤土瘠。 上有寄生草,蒙茸托松柏。 下有无名花,纷披弄佳色。 寻芳邈无人,空有馨香德。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猗兰:一种香草,这里指兰花。
  • 阳盛:阳光强烈。
  • 甘鞠:一种植物,可能指甘菊,也畏虫害。
  • 昌阳:指菖蒲,生长在水边。
  • 恶溪:水质恶劣的溪流。
  • 揭车:翻开车上的遮盖物,这里可能指观察土壤。
  • 伤土瘠:指土地贫瘠,不利于植物生长。
  • 寄生草:依赖其他植物生长的草本植物。
  • 蒙茸:形容草木茂盛,杂乱无章。
  • 松柏:常绿乔木,象征坚韧不拔。
  • 无名花:没有名字的花,泛指普通的花朵。
  • 纷披:分散,散开。
  • 弄佳色:展示美丽的颜色。
  • 寻芳:寻找美丽的花朵。
  • 馨香德:芬芳的香气,这里比喻美好的品质。

翻译

兰花畏惧阳光过于强烈,甘菊害怕虫害侵袭。菖蒲因溪水干涸而难以生存,揭开车上的遮盖物,发现土地贫瘠,令人感伤。在这之上,有寄生草依附在茂盛的松柏之上,而在下面,有无名花散开,展示着它们的美丽色彩。尽管寻找美丽花朵的人已远去,但这些花朵依然散发着芬芳的香气,拥有着美好的品质。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不同植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中生命坚韧与脆弱并存的深刻感悟。诗中,“猗兰”、“甘鞠”、“昌阳”等植物各自面临着生存的挑战,而“寄生草”和“无名花”则展示了生命的顽强与美丽。诗人通过这些植物的对比,抒发了对自然界多样性和生命力的赞美,同时也隐喻了人生中的种种境遇和挑战。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本质的深刻理解和敬畏之情。

乌斯道

元明间浙江慈溪人,字继善。乌本良弟。与兄俱有学行。长于诗,意兴高远,飘逸出群。尤精书法。洪武初得有司荐,为永新县令,有惠政。后坐事谪戍定远。放还,卒。有《秋吟稿》、《春草斋集》。 ► 31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