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香山与王徵君子信途中联句

一路觅幽题,过桥东复西。 竹疏林影薄,水小涧声低。 食䉪庖人负,诗筒稚子携。 缓行因惜蚁,久立为听鹂。 墙眼泉龙隐,篱腰土犬啼。 古藤如臂曲,矮树与肩齐。 过陇虎留迹,投岩麝脱脐。 寻芝问溪老,摘果借邻梯。 瓦罐煨椒酒,沙盘饤蕈齑。 漱甘分泠井,纵懒卧柔荑。 窑热烧松火,潭香洗药泥。 塘㘭飞絮滚,石缝落花栖。 健柏搀颓庙,荒苔补破蹊。 紫拳擎蕨菜,青子落棠梨。 樵语烟萝屋,僧锄雨豆畦。 归来日当午,云外一声鸡。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mù):竹制的盛器。
  • 庖人:厨师。
  • 诗筒:装诗稿的竹筒。
  • 稚子:小孩。
  • (lí):黄鹂,一种鸟。
  • 土犬:一种小型的狗。
  • 蕈齑 (xùn jī):一种用蕈类制成的酱菜。
  • 泠井 (líng jǐng):清凉的井水。
  • 柔荑 (róu tí):柔软的草。
  • 蕨菜 (jué cài):一种野生植物,可食用。
  • 棠梨 (táng lí):一种果实,可食用。

翻译

一路上寻找幽静的地方题诗,过了桥向东又向西。竹林稀疏,林影淡薄,小溪水声低沉。厨师背着食盒,小孩带着诗筒。慢慢行走是因为怜惜蚂蚁,长时间站立是为了听黄鹂的歌声。墙洞里泉水中的龙隐藏着,篱笆旁的小狗在叫。古老的藤蔓像手臂一样弯曲,矮树与肩膀齐平。过山岭时老虎留下了足迹,投掷岩石时麝香脱下了脐带。寻找灵芝询问溪边的老者,摘果子借用邻居的梯子。瓦罐里煨着椒酒,沙盘上摆着蕈齑。用清凉的井水漱口,懒洋洋地躺在柔软的草地上。窑洞里烧着松木火,潭水香气中洗着药泥。池塘边飞絮滚滚,石缝中落花栖息。健壮的柏树支撑着颓败的庙宇,荒凉的苔藓修补着破旧的小路。紫色的蕨菜高高举起,青涩的棠梨落下。樵夫在烟雾缭绕的屋子里说话,僧人在雨中的豆田里耕作。归家时已是正午,云外传来一声鸡鸣。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与友人游香山的所见所感,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的宁静与生机。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自然意象,如竹林、小溪、黄鹂、古藤等,构建了一幅和谐的田园风光图。同时,诗人的情感也巧妙地融入其中,如“缓行因惜蚁,久立为听鹂”,体现了诗人对生命的尊重和对自然的热爱。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深刻感悟。

乌斯道

元明间浙江慈溪人,字继善。乌本良弟。与兄俱有学行。长于诗,意兴高远,飘逸出群。尤精书法。洪武初得有司荐,为永新县令,有惠政。后坐事谪戍定远。放还,卒。有《秋吟稿》、《春草斋集》。 ► 31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