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居杂咏七十四首,自洪武十一年平原还家作也

· 孙蕡
黄菊花开贫不厌,茅柴酒熟醉相呼。 平生最爱陶彭泽,风味全然似老夫。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幽居:隐居,指居住在偏僻安静的地方。
  • 杂咏:随意吟咏,即兴作诗。
  • 洪武十一年:明朝洪武年间的第十一年,即1378年。
  • 平原:地名,这里指作者的家乡。
  • 黄菊花:一种秋季开花的植物,常用来象征秋天和隐逸。
  • 茅柴酒:用茅草和柴火酿制的酒,指简单的农家酒。
  • 陶彭泽:即陶渊明,东晋时期的著名隐逸诗人,曾任彭泽令。
  • 风味:这里指生活态度和情感体验。

翻译

黄色的菊花在贫瘠之地盛开,我并不嫌弃;茅草和柴火酿制的酒熟了,我醉后与人相呼。 我一生中最喜欢的是陶渊明,他的生活态度和情感体验与我是如此相似。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孙蕡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陶渊明生活方式的认同。诗中,“黄菊花”和“茅柴酒”都是隐逸生活的象征,诗人通过这些意象表达了自己对简朴生活的喜爱。最后两句直接点明了对陶渊明的敬仰,显示了诗人希望效仿陶渊明,过一种超脱世俗、回归自然的生活。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透露出诗人淡泊名利、追求心灵自由的高洁情怀。

孙蕡

明广东顺德人,字仲衍,号西庵。博学工诗文。明兵下广东,蕡为何真作书请降。洪武中历虹县主簿、翰林典雅。预修《洪武正韵》。出为平原簿,坐事被逮,罚筑京师城垣。旋得释。十五年,起苏州经历,坐累戍辽东。又以尝为蓝玉题画,论死。有《西庵集》。 ► 76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