闺怨一百二十首

· 孙蕡
恼杀春山怨子规,风前雨里几凄凄。 如何只绕深闺树,不向游人醉处啼。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闺怨:指女子在闺房中因思念远人而产生的哀怨情感。
  • 一百二十首:这里指的是一组诗,共有120首,每首诗都表达了类似的情感。
  • 孙蕡:明代诗人,生平不详。
  • 恼杀:极度烦恼。
  • 春山:春天的山,常用来象征美好的景色。
  • 怨子规:子规即杜鹃,其啼声哀怨,常用来象征悲伤或思念。
  • 凄凄:形容悲伤、凄凉的样子。
  • 深闺:指女子的闺房,常用来象征女子的孤独和封闭。
  • 游人:指在外游荡的人,这里可能指女子的爱人。

翻译

春天的山景让我极度烦恼,怨恨那杜鹃的啼声,它在风中雨里显得如此凄凉。 为何它只在围绕着深闺的树旁啼叫,却不飞到游人沉醉的地方去啼鸣呢?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女子深深的闺怨之情。诗中,“春山”与“怨子规”构成了鲜明的对比,春天的美景本应带来愉悦,但杜鹃的哀鸣却打破了这份宁静,增添了女子的烦恼。诗的后两句通过对比“深闺树”与“游人醉处”,巧妙地表达了女子对远方爱人的思念与对现状的不满。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明代女性细腻而深沉的情感世界。

孙蕡

明广东顺德人,字仲衍,号西庵。博学工诗文。明兵下广东,蕡为何真作书请降。洪武中历虹县主簿、翰林典雅。预修《洪武正韵》。出为平原簿,坐事被逮,罚筑京师城垣。旋得释。十五年,起苏州经历,坐累戍辽东。又以尝为蓝玉题画,论死。有《西庵集》。 ► 76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