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葛进善

· 袁华
繄昔炎帝神农氏,品尝百草医药始。 轩辕代起征不附,浮化草木及虫豸。 乃延岐伯讲至道,推研疾病死亡理。 灵枢玉函素问书,剖析丝毫明要指。 维秦越人太仓令,用之攻疾良有以。 下逮炎汉长沙张,论辨伤寒分表里。 魏晋徂唐不乏人,脉经本草咸述纪。 金源卯金刀最良,志复古学拯颓靡。 再传戴人术亦神,后来继者东垣李。 用药攻守势虽殊,异路同趋无远迩。 遂令末学知所归,溯流寻源终及委。 缅彼规规守局方,仿若刻舟求剑耳。 娄东有客稚川裔,尚友前修敦素履。 白晰丰下颀而长,蒿艾之中见兰芷。 去年挟册观光游,门外求医日成市。 太史雄文特笔褒,五色云霞光堕地。 里人曾生客他郡,触暑长涂行不己。 黄尘眯目口生烟,乖沴致疾几不起。 朅来一视曰无虞,投以囊中方寸匕。 煮而食之俄顷间,外热己弭内泄止。 举家感德何以报,索我长诗当纨绮。 诗成写赠愧不工,愿保贞名垂信史。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yī):句首语气词,无实义。
  • 轩辕:即黄帝,中国古代传说中的帝王。
  • 岐伯:传说中的古代医学家,与黄帝共同被尊为中医学的始祖。
  • 灵枢玉函素问:均为古代医学典籍。
  • 秦越人:即扁鹊,古代著名医学家。
  • 太仓令:古代官名,此处指扁鹊。
  • 炎汉长沙张:指张仲景,东汉著名医学家。
  • 魏晋徂唐:指魏晋至唐朝。
  • 金源卯金刀:指金朝的刘完素,著名医学家。
  • 戴人东垣李:分别指宋代的戴思恭和李东垣,均为著名医学家。
  • 娄东:地名,今江苏太仓。
  • 稚川裔:指葛洪的后代,葛洪是东晋时期的著名医学家和道教学者。
  • 蒿艾之中见兰芷:比喻在平凡中显露出非凡的品质。
  • 挟册观光游:带着书本四处游学。
  • 太史:古代官名,负责编纂史书。
  • 乖沴(lì):指不正常的气候或环境,导致疾病。
  • 朅来(qiè lái):忽然来到。
  • 无虞:没有忧虑,指病情不严重。
  • 方寸匕:古代量药的器具,比喻药物量少但效果显著。
  • (mǐ):平息,停止。
  • 索我长诗当纨绮:要求我写一首长诗作为回报。

翻译

在古代,炎帝神农氏曾亲自尝试各种草药,从而开创了医药学。随后,黄帝时代兴起,他教导人们如何利用草木和虫豸,并邀请岐伯深入探讨医学的至高道理,研究疾病的成因和死亡的规律。他们留下了《灵枢》、《玉函》、《素问》等医学典籍,详细解析了医学的精髓。秦代的扁鹊,作为太仓令,运用医术治疗疾病,效果显著。到了东汉,张仲景对伤寒病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治疗。从魏晋到唐朝,医学家们不断涌现,他们编写了《脉经》和《本草》等医学著作。金朝的刘完素,致力于复兴古学,拯救医学的颓废。他的弟子戴思恭和李东垣也继承了他的医术,虽然用药和治疗策略有所不同,但他们的目标是一致的。这些医学家的成就使得后来的学者能够找到学习的方向,追溯医学的源头。相比之下,那些死守古方的人,就像是刻舟求剑,不知变通。

在娄东,有一位葛洪的后代,他崇尚古人的学识和品德。他的外表英俊,身材高大,就像在蒿艾中发现的兰芷一样,与众不同。去年,他带着书本四处游学,门外求医的人络绎不绝。他的医术得到了太史的特别赞扬,名声大噪。曾有一位同乡在他郡生病,因为不适应酷暑和长途旅行,病情严重几乎丧命。他突然来到,一看便说不用担心,随即用一小勺药粉治疗。不久,病人的外热消退,内泄也停止了。全家人感激不尽,请求我写一首长诗作为回报。我写成这首诗,虽然自愧不如,但希望这首诗能成为他美好名声的见证。

赏析

这首诗赞颂了从炎帝神农氏到金朝刘完素等一系列医学家的贡献,强调了医学的发展和传承。诗中通过对古代医学家的描述,展现了医学的深厚底蕴和不断进步的历程。同时,诗人通过对葛洪后代的赞美,表达了对医学人才的敬仰和对医学精神的传承。整首诗语言典雅,意境深远,既是对古代医学的回顾,也是对当代医学人才的鼓励和期望。

袁华

明苏州府昆山人,字子英。工诗,长于乐府。洪武初为苏州府学训导。有《可传集》、《耕学斋诗集》。 ► 56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