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金陵沈年伯母

君不见沈氏母,半世心如熊胆苦。良人蚤背二孤稚,课读灯前数夜鼓。 凤毛五色一朝成,九万飞如大鹏怒。衔来阁下紫泥书,婉转双龙护天语。 旁人羡母母反悲,曲房掩袂泪如丝。夫君墓树堪作柱,那得见儿身贵时。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蚤背:早逝。蚤,通“早”。
  • 二孤稚:两个孤儿。稚,年幼。
  • 凤毛五色:比喻优秀子弟。
  • 大鹏怒:比喻志向远大。
  • 衔来阁下紫泥书:指皇帝的诏书。紫泥,古代封诏书用的印泥。
  • 婉转双龙护天语:形容诏书上的印章如双龙守护天子的言语。
  • 曲房:内室。
  • 掩袂:以袖掩面,表示悲伤。

翻译

你可曾听说沈家的母亲,半生心境如同熊胆般苦涩。她的丈夫早逝,留下两个幼小的孤儿,她在灯前夜夜督促他们读书,直到夜鼓数响。

终于有一天,她的孩子如同五彩凤凰般展翅高飞,志向远大如同大鹏振翅。皇帝的诏书如同衔着紫泥的书信,被双龙守护着天子的言语送到阁下。

旁人羡慕这位母亲,而她却悲从中来,在内室中以袖掩面,泪如细丝。她丈夫的墓树已高大到可以作柱,她却无法亲眼见到儿子身居高位的荣耀时刻。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位坚韧不拔的母亲形象,她经历了丈夫早逝的悲痛,独自抚养两个孤儿,最终看到他们成才的喜悦与辛酸。诗中通过“熊胆苦”、“凤毛五色”等生动的比喻,展现了母亲的艰辛与孩子的成就。结尾处母亲的悲伤与旁人的羡慕形成鲜明对比,深刻表达了母亲对已故丈夫的思念和对儿子成就的复杂情感。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是对母爱伟大和深沉的赞颂。

毕自严

毕自严

明山东淄川人,字景曾。万历二十年进士。授松江推官。泰昌时,官至太仆卿。天启元年,辽阳陷落,廷议加强海防,改右佥都御史,巡抚天津。在任设镇海诸营,用戚继光遗法,水军先习陆战,军由是可用。五年,以右都御史掌南京都察院。次年,改南户部尚书,以忤魏忠贤引疾归。崇祯初起户部尚书,条上诸事,帝悉允行。旋因事被劾下狱,未几得释。致仕卒。有《石隐园藏稿》。 ► 9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