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碧虚观寄止庵萧炼师五首

· 孙蕡
前生本是临皋鹤,长占烟霞物外交。 几向沧洲乘野艇,更依蓬岛结书巢。 千年果熟云明树,五粒松寒露滴梢。 为报罗浮萧羽士,好开萝径碧山凹。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怀碧虚观:怀念碧虚观。
  • 寄止庵萧炼师:寄给止庵的萧炼师。
  • 临皋鹤:指在临皋的鹤,这里可能比喻诗人自己或萧炼师。
  • 物外交:与尘世之外的事物交往。
  • 沧洲:指水边的地方,常用来指隐居之地。
  • 野艇:小船。
  • 蓬岛:即蓬莱,传说中的仙岛。
  • 书巢:藏书的地方,这里指隐居读书的地方。
  • 云明树:可能指树上的果实如云般繁多,明亮的果实。
  • 五粒松:指五颗松果,这里可能指松树。
  • 露滴梢:露水滴在树梢上。
  • 罗浮萧羽士:指萧炼师,羽士是对道士的尊称。
  • 萝径:藤萝覆盖的小径。
  • 碧山凹:青山的低洼处。

翻译

我前生可能是临皋的鹤,长久地与烟霞为伴,与尘世之外的事物交往。我多次乘着小船在沧洲的野水中游荡,更在蓬莱仙岛般的隐居之地建立了藏书的地方。那里有如云般繁多的明亮果实,五颗松果上滴着寒露。我要告诉罗浮山的萧炼师,请他在藤萝覆盖的小径和青山的低洼处好好开辟一番。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萧炼师的怀念。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临皋鹤”、“沧洲”、“蓬岛”等,构建了一个超脱尘世的隐逸世界。通过描绘果实繁多、露水滴落的自然景象,进一步增强了这种隐逸生活的宁静与美好。最后,诗人以寄语萧炼师的方式,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深切向往和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孙蕡

明广东顺德人,字仲衍,号西庵。博学工诗文。明兵下广东,蕡为何真作书请降。洪武中历虹县主簿、翰林典雅。预修《洪武正韵》。出为平原簿,坐事被逮,罚筑京师城垣。旋得释。十五年,起苏州经历,坐累戍辽东。又以尝为蓝玉题画,论死。有《西庵集》。 ► 76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