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乐堂诗为陈汝中作

· 徐庸
陈为□姓成周始,五玉诸侯事天子。 世家蕃衍多子孙,水木本源传不已。 六出奇计扶炎刘,庙堂黼黻多谋猷。 平生功业照青史,不下子房能运筹。 太丘名节超凡士,德行尊崇服乡里。 是非一辨即能平,何必纷纷费唇齿。 元方季方相后先,难兄难弟人称贤。 五星夜聚颖川曲,光彩烨烨明中天。 伯玉文章自天赋,六代以来誇独步。 五言感寓追古人,岂但联翩工月露。 后山先生才最优,伟器早被南礼收。 自云知已不易得,适兴往往成歌讴。 衮衮流光时易改,兔走乌飞几千载。 前人虽往后人继,吴苑一支今独在。 仲礼陈君诚善人,譬犹凤凰与麒麟。 高堂构得扁致乐,子孙孙子循天伦。 堂前椿萱总蕃茂,堂下埙篪日相奏。 和气雍雍萃一门,四时□若春时候。 致乐之道何必推,能致斯乐由天为。 况君脩为振先烈,庆泽可为能无亏。 聿脩厥德光厥祖,世无古今今即古。 乃知致乐乐有自,请看君家旧宗谱。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五玉诸侯:指古代诸侯朝见天子时所持的五种玉器,代表其地位和身份。
  • 黼黻:古代礼服上所绣的花纹,比喻文采或华美的辞藻。
  • 子房:指汉代名臣张良,以智谋著称。
  • 太丘:地名,此处指陈寔,东汉时期的著名人物。
  • 元方季方:指陈寔的两个儿子,陈纪和陈谌,以德行著称。
  • 颖川:地名,陈寔的故乡。
  • 伯玉:指陈寔的孙子陈群,以文学才华著称。
  • 后山先生:指陈寔的后代,以文学和德行著称。
  • 南礼:指南朝的礼仪制度。
  • 兔走乌飞:比喻时间的迅速流逝。
  • 埙篪:古代的两种乐器,此处比喻和谐的音乐。
  • 聿脩厥德:指继承和发扬祖先的美德。

翻译

陈姓自周朝开始就是显赫的姓氏,五玉诸侯是用来事奉天子的。陈家世代繁衍,子孙众多,家族的血脉和根源流传不息。陈家有人出奇计扶持炎汉,庙堂之上文采斐然,多有谋略。其平生功业照耀青史,不下于智谋之士张良。太丘的陈寔以其名节超越常人,德行尊崇,深得乡里敬服。他一辨是非即能平息纷争,无需多费唇舌。陈寔的两个儿子元方和季方相继成名,难分伯仲,人们称他们为贤人。五星聚于颖川,光彩照耀夜空。陈群以其文学才华自天赋予,六代以来独步文坛。他的五言诗感怀追古,不仅仅是连篇累牍的月露之作。后山先生才华最优,早年被南朝礼仪所收,自云知已不易得,适兴时常作歌讴。时光流转,时代易改,兔走乌飞已过千年。前人虽逝,后人继往开来,吴苑一支至今犹存。仲礼陈君确实是个善人,犹如凤凰与麒麟。他在高堂上构建了致乐堂,子孙遵循天伦之道。堂前的椿萱总是茂盛,堂下埙篪日日相奏。和气融融聚集一门,四季如春。致乐之道无需多言,能致此乐乃天意。何况陈君修为振兴先烈,庆泽自然不会缺失。继承和发扬祖先的美德,世无古今,今即是古。由此可知致乐之乐自有其源,请看陈家旧宗谱。

赏析

这首诗赞颂了陈氏家族的辉煌历史和杰出人物,从周朝的显赫开始,到陈寔、陈群等人的德行和文学成就,再到后代的延续和振兴。诗中通过丰富的历史典故和家族荣耀,展现了陈家的深厚底蕴和家族精神。诗人通过对陈家历代人物的赞美,表达了对家族传统的尊重和对后代的期望。整首诗语言华丽,意境深远,既是对陈家的颂歌,也是对传统美德的传承和弘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