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太卿写竹林书屋
太卿手把如椽笔,写竹完同萧协律。
淇园彷佛带湘川,万本琅玕出胸臆。
绿云深处藏数楹,一方斸破莓苔碧。
牙签五色影撩乱,千卷经书此中积。
堆床充栋间青黄,要把工夫分寸惜。
金刀有待斫长竿,去作沧溟钓鳌客。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太卿:古代官职名,这里指夏太卿。
- 如椽笔:比喻大笔,这里指夏太卿的画笔。
- 萧协律:萧颖士,唐代画家,擅长画竹。
- 淇园:古代著名的竹林园地。
- 琅玕:美玉,这里比喻竹子。
- 胸臆:内心,这里指画家的内心世界。
- 绿云:比喻茂密的竹林。
- 数楹:几间房屋。
- 斸(zhú):挖掘。
- 莓苔:青苔。
- 牙签:用象牙制成的签牌,用于标记书籍。
- 撩乱:纷乱。
- 青黄:指书籍的新旧。
- 斫(zhuó):砍。
- 沧溟:大海。
- 钓鳌客:比喻有大志向的人。
翻译
夏太卿手持巨大的画笔,画出的竹子完美如同萧颖士所绘。 淇园的竹林仿佛映带湘江,无数的竹子从他心中涌现。 在绿云深处藏着几间房屋,一片青苔被挖掘出来。 五色的牙签在书架上纷乱,千卷书籍积聚于此。 书架上堆满了新旧书籍,要珍惜每一分每一秒的工夫。 有待用金刀砍下长竿,去大海中做钓鳌的志士。
赏析
这首作品赞美了夏太卿的画艺,将其比作唐代著名画家萧颖士,形容其画竹技艺高超,竹子如同从心中涌现,生动形象。诗中还描绘了夏太卿的书屋,藏书丰富,环境幽静,表达了对其学识和志向的敬佩。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对画竹和书屋的描绘,展现了夏太卿的艺术修养和远大志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