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陈彦博编脩游永寿寺

· 袁华
积阴不成雨,朝光散林丘。 郊原春意动,荠麦青油油。 东冈直如矢,隐见坼上州。 孤塔倚天外,高城枕江流。 江流去不返,逝者如斯不。 所忻风日佳,散步行夷犹。 岂惮冻泥滑,言往梓峰游。 梓封竹树深,好鸟鸣相酬。 梅蕊吹残香,飘雪沾衣裘。 嘅想吕王孙,掉臂辞封侯。 建兹阿兰若,施以良田畴。 忆昨结搆初,甲子方一周。 香镫夜达旦,奉祀绵千秋。 志异蚩蚩氓,泯灭同浮沤。 寿师禅门秀,参学踵前脩。 神骏怜支遁,词华拟汤休。 倒屐出迎客,茗供相延留。 寒菘肥胜肉,采掇荐新篘。 物岂有定味,适口为珍羞。 语深俗虑释,水木生清幽。 元龙湖海士,朅来客沧洲。 留题纪雅集,佳句锵琳球。 蹇予发种种,孤昧寡良俦。 愿为蝇付骥,来往结绸缪。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积阴:连续多日的阴天。
  • 朝光:早晨的阳光。
  • 荠麦:一种植物,这里指田野中的绿色。
  • :裂开,这里指地平线上的景象。
  • 逝者如斯:出自《论语》,意指流逝的时光如同这江水一样不停留。
  • :高兴,愉快。
  • 夷犹:从容不迫。
  • 梓峰:地名,可能是指梓山。
  • 嘅想:感慨地回想。
  • 阿兰若:佛教用语,指僧人静修的地方。
  • 香镫:寺庙中供奉的香火。
  • 蚩蚩氓:普通百姓。
  • 浮沤:水泡,比喻短暂无常。
  • 神骏:指才华横溢的人。
  • 词华:文采。
  • 汤休:古代文人,以文采著称。
  • 寒菘:一种蔬菜。
  • 采掇:采摘。
  • 新篘:新酿的酒。
  • 琳球:美玉,比喻美好的诗句。
  • 蹇予:谦辞,指自己。
  • 孤昧:孤独无知。
  • 蝇付骥:比喻依附于有才能的人。
  • 绸缪:紧密联系。

翻译

连续多日的阴天并未下雨,早晨的阳光洒在林丘之上。郊外的春天气息开始显现,田野中的荠麦绿油油的。东边的山冈笔直如箭,隐约可见裂开的上州。孤塔高耸在天外,高大的城墙倚靠着江流。江水不停地流淌,逝去的时光就像这江水一样不停留。我们高兴地享受着美好的风日,从容不迫地散步。不怕泥泞路滑,前往梓山游玩。梓山深处竹树茂密,好鸟相互鸣叫。梅花虽已凋谢,但仍有余香,飘雪沾湿了衣裳。感慨地回想起吕王孙,他辞去了封侯的荣耀。在这里建立了僧人静修的地方,施舍了良田。回想当初建造的时候,甲子年才过去一周。寺庙中的香火日夜不息,供奉绵延千年。普通的百姓终将泯灭,如同短暂的水泡。寿师是禅门中的杰出人物,学习佛法的人络绎不绝。神骏般的才华令人怜爱,文采堪比古代的汤休。热情地迎接客人,提供茶水留客。寒菘比肉还要肥美,采摘来推荐新酿的酒。物品的味道没有固定标准,适合自己的口味就是珍馐。深入的谈话消除了俗世的忧虑,水木之间显得格外清幽。元龙是江湖中的士人,来到这里作客。留下题诗纪念这次雅集,佳句如美玉般响亮。我这个孤独无知的人,希望能依附于有才能的人,与他们紧密联系。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春日郊游的景象,通过对自然风光的细腻描写,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如“孤塔倚天外”、“逝者如斯不”等,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人生无常的思考。同时,诗中也体现了作者对禅宗文化的尊重和对才华横溢之人的赞赏。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袁华

明苏州府昆山人,字子英。工诗,长于乐府。洪武初为苏州府学训导。有《可传集》、《耕学斋诗集》。 ► 56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