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甲午岁:指某年的甲午年,甲午为干支之一,每60年循环一次。
- 丹阳郡:古代地名,今江苏省镇江市一带。
- 季札墓:季札,春秋时期吴国公子,以贤德著称,其墓在今江苏省镇江市丹徒区。
- 吕蒙城:吕蒙,三国时期吴国名将,其城址在今江苏省镇江市丹阳市。
- 坏垒:破败的堡垒。
- 烽埃:烽火和尘埃,指战争的痕迹。
- 燐血:指战死者的血迹,因时间久远而发出磷光。
- 买犊:买小牛,指恢复农业生产。
翻译
在甲午年,我游览了古老的丹阳郡,这里曾经历过多次兴亡战争。山峦横亘着季札的墓地,江水蜿蜒流过吕蒙的城池。破败的堡垒上,烽火和尘埃依旧可见,荒废的墟地上,战死者的血迹在夜晚发出磷光。如今,人们卖掉刀剑,买回小牛,不知何时才能开始春耕,恢复和平的生活。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绘丹阳郡的历史遗迹和战争痕迹,表达了作者对和平的向往和对战争的反思。诗中,“山横季札墓,江转吕蒙城”一句,既展现了地理景观,又隐含了对历史人物的缅怀。后两句“坏垒烽埃赤,荒墟燐血明”则生动地描绘了战争的残酷和破坏。结尾的“卖刀仍买犊,何日事春耕”则寄托了作者对和平生活的深切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