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生代兄从军行

昨日点兵兄起别,弟代兄行气吞铁。 宝刀飒飒生阴风,直到淮河蹴冰雪。 木兰女儿代父行,弟为丈夫不代兄。 丈夫能尽骨肉情,万里之外如户庭。 兄但晏眠莫忧弟,淮流近接蛟门水。 明年五月见茶船,先寄官仓月支米。 官仓月米拜天恩,未必长为识字军。 年年射雁得兄信,胜似参商同一门。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飒飒(sà sà):形容风声或雨声。
  • (cù):踩,踏。
  • 晏眠:安睡。
  • 蛟门:地名,此处指代家乡。
  • 月支米:指每月的俸禄或粮食配给。
  • 参商:参星和商星,两者在天空中永远不会同时出现,比喻分离或不和睦。

翻译

昨日兄长被点名从军,我代替兄长出征,气势如铁。 宝刀发出飒飒的风声,直抵淮河,踏雪而行。 木兰是女儿身代父从军,而我作为男子汉,不能代兄。 男子汉应尽骨肉之情,即使远在万里之外,也如同在家中。 兄长只需安心睡眠,不必担忧我,淮河的水流与家乡的蛟门水相近。 明年五月,当茶船归来时,我会先寄回每月的官仓米。 每月的官仓米是对天恩的感激,但未必能长久作为识字的军人。 每年射雁时收到兄长的信,胜过参星和商星,如同一家团聚。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弟弟代替兄长从军的情景,展现了深厚的兄弟情谊和对家乡的思念。诗中通过“宝刀飒飒生阴风”等意象,生动地表现了战士的英勇与决心。同时,通过“晏眠”、“蛟门水”等词语,传达了对兄长安危的关切和对家乡的眷恋。最后,以“年年射雁得兄信”作结,表达了无论身在何处,兄弟间的情感始终如一,胜过天上的参商二星,体现了家庭和睦与亲情的珍贵。

乌斯道

元明间浙江慈溪人,字继善。乌本良弟。与兄俱有学行。长于诗,意兴高远,飘逸出群。尤精书法。洪武初得有司荐,为永新县令,有惠政。后坐事谪戍定远。放还,卒。有《秋吟稿》、《春草斋集》。 ► 31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