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王寺

鄮岭名如鹫岭传,刹竿无恙已千年。 地雄南土居三佛,山尽东溟倚半天。 宸翰香浮高阁表,岩泉清出老松前。 游人自觉虚生白,犹觅神光上客船。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鄮岭:地名,在今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
  • 鹫岭:指印度灵鹫山,佛教圣地。
  • 刹竿:寺庙前的旗杆,常用来象征寺庙的存在。
  • 宸翰:帝王的笔迹,这里指皇帝的题字。
  • 岩泉:山岩间的泉水。
  • 虚生白:形容心境空明,无杂念。
  • 神光:指佛光或神圣的光辉。

翻译

鄮岭的名字如同印度的灵鹫山一样传颂,寺庙前的旗杆已经屹立了千年。 这片土地在南土中地位显赫,有三尊佛像,山脉向东延伸至海洋,倚靠在半空中。 皇帝的题字香气四溢,高阁之上,山岩间的泉水在老松前清澈流淌。 游客们心中空明,无杂念,仿佛还能在客船上寻找到神圣的光辉。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鄮岭的壮丽景色和深厚的佛教文化底蕴。通过对比鄮岭与印度灵鹫山,强调了鄮岭在佛教中的重要地位。诗中“刹竿无恙已千年”一句,既表现了寺庙的历史悠久,也隐喻了佛教文化的传承不息。后文通过对皇帝题字、山泉、老松等元素的描写,进一步以景抒情,表达了游客在此地感受到的宁静与神圣。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明代诗人乌斯道对佛教文化的深刻理解和赞美。

乌斯道

元明间浙江慈溪人,字继善。乌本良弟。与兄俱有学行。长于诗,意兴高远,飘逸出群。尤精书法。洪武初得有司荐,为永新县令,有惠政。后坐事谪戍定远。放还,卒。有《秋吟稿》、《春草斋集》。 ► 31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