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龙人日山行

坡坂屡崇卑,上马复下马。 老怀虽云壮,奈此筋力寡。 解鞍憩繁阴,纡郁聊自写。 所遭无仙凡,所思何取舍。 苍藤缀流苏,鸣禽咏风雅。 白云自西来,故作忘形者。
拼音

所属合集

#人日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人日:农历正月初七。
  • 坡坂:山坡。
  • 屡崇卑:多次高低起伏。
  • 纡郁:心情郁结。
  • 流苏:下垂的穗子,装饰品。
  • 鸣禽:鸣叫的鸟。
  • 风雅:指优美的诗文或艺术。
  • 忘形者:指超脱形骸的人,即仙人。

翻译

在农历正月初七,我行走在山间,山坡多次高低起伏,我上马又下马。虽然我年老的心志依然强壮,但奈何体力已经不足。我解下马鞍,在繁茂的树荫下休息,心情郁结,只能自己排解。我所遇到的人不分仙凡,我所思考的又该如何取舍。苍翠的藤蔓点缀着流苏般的装饰,鸣叫的鸟儿仿佛在吟咏风雅的诗篇。白云从西方飘来,它们像是忘记了形骸的仙人。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作者在人日山行的所见所感,通过“坡坂屡崇卑,上马复下马”展现了山路的崎岖和旅途的艰辛,而“老怀虽云壮,奈此筋力寡”则表达了作者对年老体衰的无奈。诗中“解鞍憩繁阴,纡郁聊自写”透露出作者在自然中寻求心灵慰藉的愿望。后半部分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如“苍藤缀流苏,鸣禽咏风雅”,展现了山中的宁静与美好,而“白云自西来,故作忘形者”则寄托了作者对超脱尘世的向往。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深刻感悟。

乌斯道

元明间浙江慈溪人,字继善。乌本良弟。与兄俱有学行。长于诗,意兴高远,飘逸出群。尤精书法。洪武初得有司荐,为永新县令,有惠政。后坐事谪戍定远。放还,卒。有《秋吟稿》、《春草斋集》。 ► 31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