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季孺过访寓中值余偶出诘旦往报季孺已得第迁居矣

十里名山一抱琴,那知车马到同心。 徘徊凡鸟题空谷,怅望迁莺隔上林。 太乙炉香三殿迥,平康弦管万家深。 木天咫尺群公聚,独有庄生尚越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季孺:人名,王季孺。
  • 过访:访问,拜访。
  • 诘旦:次日早晨。
  • 迁莺:比喻升迁或迁居。
  • 太乙炉香:指道教的香炉,太乙是道教中的神仙。
  • 三殿:指皇宫中的三大殿,这里泛指皇宫。
  • 平康:指平康坊,唐代长安城中的一个坊,以娱乐场所众多而著名。
  • 弦管:指音乐。
  • 木天:指皇宫或高大的建筑。
  • 群公:指众多官员。
  • 庄生:指庄子,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 越吟:指庄子的著作《庄子》中的“逍遥游”篇,其中有“越人遗我纻溪之琴,无弦而自鸣”的句子,这里指庄子的思想或著作。

翻译

我带着琴,漫步在十里名山之间,哪知车马会来到这同心的所在。 我在空谷中徘徊,题写凡鸟之诗,怅望那升迁的莺鸟,已隔绝在上林之外。 太乙炉香缭绕,三殿显得遥远,平康坊的弦管声,深入万家之中。 皇宫近在咫尺,群公聚集,却只有庄子尚在吟咏他的越地之音。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诗人胡应麟在山中弹琴时,意外得知友人王季孺来访未遇,次日早晨前往回访却得知友人已升迁并迁居的情景。诗中通过“十里名山”、“空谷”、“上林”等意象,展现了诗人超然物外的心境。同时,“太乙炉香”、“三殿”、“平康弦管”等描绘了皇宫的繁华与世俗的喧嚣,与诗人的隐逸生活形成鲜明对比。结尾提到“庄生尚越吟”,表达了诗人对庄子逍遥自在生活的向往,也体现了诗人对世俗的疏离感。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热爱和对世俗的淡漠。

胡应麟

明金华府兰溪人,字元瑞,号少室山人,更号石羊生。万历间举人,久不第。筑室山中,购书四万余卷,记诵淹博,多所撰著。曾携诗谒王世贞,为世贞激赏。有《少室山房类稿》、《少室山房笔丛》、《诗薮》。 ► 403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