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义仍过余适余命工栉发欲起义仍亟止余对谈竟栉因相顾大笑曰竹林风致何必晋人俄余鼓枻南归兴会相思辄有此寄

散发逢君易水头,红尘紫陌并追游。 狂呼楚客青丝骑,醉拥吴姬白玉楼。 三馆地堪容执戟,五湖天欲问归舟。 江声月色能相望,九月鸿书到敝裘。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汤义:指古代文人汤义,这里指诗人自己
适:通“逝”,指过去
工栉:整理头发
速:迟缓
对谈:相互交谈
竟:终于
因:由于
相顾:相互对视
晋人:指晋国人,这里泛指古代文人
俄:忽然
枻:船
兴会:欢聚
寄:寄托

翻译

汤义仍过余逝去的时光,余命工整理头发欲起,义仍迟缓止余对谈。最终,栉因相互对视大笑,说:“竹林风景何必晋国人。”忽然我鼓船南归,欢聚相思之际便有此寄托。

赏析

这首古诗描绘了诗人在易水头与友人相遇的情景,以及在红尘紫陌中一同游览的场景。诗中描绘了楚国客人骑着青丝马狂呼,醉倚在吴国美女身旁的情景,展现了古代文人的豪迈与风流。诗人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归途的期盼,描绘了江水悠悠、月色如水的美景,最后以九月鸿书传达了友情之意。整首诗意境优美,情感真挚,展现了古代文人的豪情与情怀。

胡应麟

明金华府兰溪人,字元瑞,号少室山人,更号石羊生。万历间举人,久不第。筑室山中,购书四万余卷,记诵淹博,多所撰著。曾携诗谒王世贞,为世贞激赏。有《少室山房类稿》、《少室山房笔丛》、《诗薮》。 ► 403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