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秋望日同潘少逸蔡稚含夜集王水部宅

过从良夜拂朱弦,上客相携玳瑁筵。 工部诗名三世后,司徒文望四朝前。 梅花尚忆扬州署,桃叶频呼白下船。 莫怅秋光重九暮,月华仍向凤城圆。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过从:交往,往来。
  • 良夜:美好的夜晚。
  • 朱弦:红色的琴弦,指琴。
  • 上客:尊贵的客人。
  • 玳瑁筵:用玳瑁装饰的豪华宴席。
  • 工部:古代官名,此处指王水部。
  • 三世:三代,指长时间。
  • 司徒:古代官名,此处指蔡稚含。
  • 文望:文学声望。
  • 四朝:四个朝代,指长时间。
  • 梅花:此处可能指梅花酒或梅花诗。
  • 扬州署:扬州的官署。
  • 桃叶:可能指桃叶渡,南京的一个地名。
  • 白下船:南京的船只。
  • 莫怅:不要悲伤。
  • 秋光:秋天的景色。
  • 重九: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
  • 月华:月光。
  • 凤城:指京城。

翻译

在美好的夜晚,我们相聚一起弹奏琴弦,尊贵的客人们聚集在装饰华丽的宴席上。王水部在三代之后享有诗名,蔡司徒在四个朝代前就以文学声望著称。我们回忆起在扬州官署喝梅花酒的时光,以及在南京桃叶渡频繁呼唤船只的情景。不要为秋天的景色在重阳节后逐渐消逝而感到悲伤,月光依旧照耀着京城,圆润而明亮。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朋友们在秋夜聚会的美好场景,通过对王水部和蔡司徒的赞誉,展现了他们的文学成就和长久的影响力。诗中提到的梅花和桃叶,不仅增添了诗意,也勾起了对往昔时光的怀念。结尾处,诗人劝慰大家不要为秋天的逝去而感伤,因为月光依旧照耀着京城,象征着美好和希望永远存在。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友情和美好时光的珍视。

胡应麟

明金华府兰溪人,字元瑞,号少室山人,更号石羊生。万历间举人,久不第。筑室山中,购书四万余卷,记诵淹博,多所撰著。曾携诗谒王世贞,为世贞激赏。有《少室山房类稿》、《少室山房笔丛》、《诗薮》。 ► 403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