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日同俞孟武顾朗生朱汝修集李太保惟寅白雪斋即席得来字
朱门遥喜一阳回,晓逐春光上蓟台。
陇右英豪元世业,淮南宾客尽时才。
驱车岂为千秋出,击筑重将万感来。
取深杯酬令节,参差银漏滴蓬莱。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至日:冬至日,中国传统节日之一。
- 一阳回:指冬至后阳气开始回升。
- 蓟台:古代地名,今北京一带。
- 陇右:古代地区名,指今甘肃一带。
- 英豪:英雄豪杰。
- 元世业:指元朝的功业。
- 淮南:古代地区名,指今安徽淮河以南地区。
- 宾客:指门客、朋友。
- 时才:当时的人才。
- 驱车:驾车出行。
- 千秋:指千秋大业,即伟大的事业。
- 击筑:古代一种打击乐器,此处指击筑而歌。
- 万感:指各种感慨。
- 令节:美好的节日。
- 参差:不齐的样子。
- 银漏:古代计时器,此处指时间流逝。
- 蓬莱:神话中的仙境,此处指美好的地方。
翻译
在冬至这一天,我们一同在朱红的门前迎接阳气的回归,清晨的春光随着我们的脚步登上了蓟台。这里聚集了陇右的英雄豪杰,他们的功业可以追溯到元朝;淮南的宾客们都是当时的人才。我们驾车出行,并非为了追求千秋的大业,而是为了击筑而歌,抒发心中的万般感慨。我们举杯畅饮,庆祝这个美好的节日,时间在参差不齐的银漏声中悄然流逝,仿佛滴落在神话中的蓬莱仙境。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冬至日一群文人雅士在李太保的白雪斋聚会时的情景。诗中通过对“一阳回”、“春光”、“蓟台”等意象的描绘,营造出一种生机勃勃、充满希望的氛围。同时,通过对“陇右英豪”、“淮南宾客”的赞美,展现了聚会中人才济济的盛况。后两句则通过“驱车”、“击筑”等动作,表达了他们不为功名,只为抒发情感的豁达态度。最后,以“令节”、“银漏”、“蓬莱”等意象,将节日的欢乐与时间的流逝、仙境的遐想巧妙结合,增添了诗意的深远与超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