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南州:泛指南方地区。
- 北苑:指北方的园林或寺院。
- 高僧:对佛教僧侣的尊称。
- 佛土:佛教中指佛陀所在的净土。
- 三界:佛教术语,指欲界、色界、无色界,是众生居住的世界。
- 人天:指人间和天界。
- 七陵:指佛教中的七宝塔,象征七种功德。
- 孤云:比喻高僧的孤独。
- 拓钵:指僧侣托钵乞食。
- 大雪:指冬季的大雪天气。
- 传灯:佛教用语,比喻传授佛法。
- 逃禅:指离开尘世,隐居修行。
- 风幡:佛教中的法器,象征佛法。
- 證惠能:指通过修行达到慧能的境界,慧能是禅宗六祖,代表高深的佛法修为。
翻译
从南方来的赋诗客人,前往北方的寺院拜访高僧。 他在佛教的净土中探寻三界之秘,跨越人间与天界的七宝塔。 清晨,他如孤云般托钵乞食;夜晚,在大雪中传授佛法。 他渴望逃离尘世,通过风幡来证明自己的慧能境界。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位南方来的诗人对佛教高僧的敬仰与追求。通过“南州”与“北苑”、“佛土”与“三界”等对比,展现了诗人对佛教世界的向往和对高僧生活的想象。诗中的“孤云”、“大雪”等意象,增添了诗意的深远与神秘,表达了诗人对逃离尘世、追求精神解脱的渴望。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体现了诗人对佛教文化的深刻理解和崇高追求。
胡应麟
明金华府兰溪人,字元瑞,号少室山人,更号石羊生。万历间举人,久不第。筑室山中,购书四万余卷,记诵淹博,多所撰著。曾携诗谒王世贞,为世贞激赏。有《少室山房类稿》、《少室山房笔丛》、《诗薮》。
► 4032篇诗文
胡应麟的其他作品
- 《 题翠虚亭廿绝 》 —— [ 明 ] 胡应麟
- 《 秋日题唐惟良山房二首 》 —— [ 明 ] 胡应麟
- 《 送杨祠部出守滇南 》 —— [ 明 ] 胡应麟
- 《 蟠桃歌为大学士赵公赋 》 —— [ 明 ] 胡应麟
- 《 题杨孝子卷为世叔孝廉 》 —— [ 明 ] 胡应麟
- 《 张成叔过访以尺牍诗草见投颇深推挹赋答四章 》 —— [ 明 ] 胡应麟
- 《 别章敏学 》 —— [ 明 ] 胡应麟
- 《 直沽逢丁元父夜谈作余与元父别十年馀而邂逅中野真万里不期之遇也 》 —— [ 明 ] 胡应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