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凤鸣携酒慧觉禅寺作

寻幽偕赋客,古刹乱云傍。 优钵千花净,菩提一树芳。 谈天游净乐,扫地坐清凉。 欲共寒山衲,西归不二乡。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xié):一同,一起。
  • 赋客:指诗人或文人。
  • 古刹(chà):古老的寺庙。
  • 优钵(bō):即优昙钵,佛教中的一种花,象征着清净和圣洁。
  • 菩提(pú tí):佛教用语,意为觉悟或智慧。
  • 谈天:指谈论哲学或宗教等深奥的话题。
  • 净乐:清净快乐。
  • 扫地:这里指打扫心灵,清除杂念。
  • 清凉:指心灵的平静和清净。
  • 寒山衲(nà):指寒山寺的僧人,寒山是唐代著名的隐逸诗人。
  • 不二乡:佛教用语,指超越对立的境界,即涅槃。

翻译

我与诗人一同寻幽探胜,来到了云雾缭绕的古老寺庙。这里,优昙钵花洁净无瑕,菩提树散发着智慧的芬芳。我们在这里谈论着深奥的哲学,清扫心灵,坐享内心的平静与清净。我渴望与寒山寺的僧人一起,共同追求那超越对立的涅槃境界。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古刹中的清幽体验,通过对优昙钵花和菩提树的描绘,传达了对清净和智慧的向往。诗中“谈天游净乐,扫地坐清凉”表达了在古刹中寻找心灵净土的愿望。结尾的“欲共寒山衲,西归不二乡”则体现了诗人对佛教哲学的深刻理解和追求超越的决心。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精神世界的追求和对世俗的超脱。

胡应麟

明金华府兰溪人,字元瑞,号少室山人,更号石羊生。万历间举人,久不第。筑室山中,购书四万余卷,记诵淹博,多所撰著。曾携诗谒王世贞,为世贞激赏。有《少室山房类稿》、《少室山房笔丛》、《诗薮》。 ► 403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