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李允达二首

底事翩翩客,长怀落落愁。 骥心犹五夜,鸡肋已三秋。 犊敝相如裤,貂残季子裘。 长门售何日,少妇绕机愁。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底事:何事,什么事。
  • 翩翩:形容举止洒脱,多指青年男子。
  • 落落:形容孤独,不遇合。
  • 骥心:比喻远大的志向。
  • 五夜:即五更,指天将亮时。
  • 鸡肋:比喻无多大意味、但又不忍舍弃之事物。
  • 三秋:指秋季,也指三年。
  • 犊敝:小牛的皮,比喻微薄的东西。
  • 相如裤:指司马相如的贫贱生活。
  • 貂残:貂皮衣服破旧。
  • 季子裘:指苏秦的贫贱生活。
  • 长门售:指汉武帝的陈皇后被废后,住在长门宫,希望再得宠幸。
  • 少妇:年轻的已婚女子。

翻译

什么事让这位风度翩翩的客人,长久地怀抱着孤独的忧愁? 他的志向依旧远大,如同五更时分的天空,而他的处境却像鸡肋,已经历经了三个秋天。 他的生活简朴,如同司马相如的裤子,破旧不堪;他的衣着寒酸,如同苏秦的貂皮衣,已经残破。 他何时才能像陈皇后那样,在长门宫中再次得到赏识?他的妻子在家中织布,愁绪满怀。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比手法,描绘了一位有志之士的孤独与忧愁。诗中,“骥心”与“鸡肋”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主人公内心的矛盾与挣扎。同时,通过“相如裤”与“季子裘”的比喻,进一步以历史人物的贫贱生活来象征主人公的现实困境。结尾的“长门售”与“少妇绕机愁”则寄托了主人公对未来的渴望与对家庭的牵挂,情感深沉,意境悠远。

胡应麟

明金华府兰溪人,字元瑞,号少室山人,更号石羊生。万历间举人,久不第。筑室山中,购书四万余卷,记诵淹博,多所撰著。曾携诗谒王世贞,为世贞激赏。有《少室山房类稿》、《少室山房笔丛》、《诗薮》。 ► 403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