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题毗山草堂二首为中丞潘公读书处

万卷缣缃百尺台,白蘋风起对衔杯。 窗中日抱吴山下,座里天浮震泽来。 秋兴赋成聊偃仰,河渠书就一徘徊。 无誇太乙当年事,已见寒光属上台。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缣缃(jiān xiāng):古代用来书写的细绢,这里指书籍。
  • 白蘋(bái pín):一种水生植物,常用来象征秋天的景色。
  • 震泽:古代对太湖的称呼。
  • 秋兴赋:指描写秋天景色的诗文。
  • 偃仰:仰卧,这里指悠闲自在的生活状态。
  • 河渠书:指水利工程的书籍或文献。
  • 太乙:古代神话中的星神,也指北极星。
  • 上台:古代指三公,即太师、太傅、太保,这里泛指高官显贵。

翻译

拥有万卷书籍和百尺高台,白蘋风起时对着饮酒。 窗中日光如抱在吴山之下,座里天空仿佛浮动着震泽的波光。 秋天的兴致赋成后,便悠闲地躺卧,河渠的书籍完成后,便徘徊思考。 不必夸耀太乙星当年的事迹,已经看到寒光属于高官显贵。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在毗山草堂读书的宁静与高远。诗中,“万卷缣缃百尺台”展现了丰富的学识和高远的志向,“白蘋风起对衔杯”则传达了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悠闲心境。后两句通过窗中日光和座里天空的描绘,进一步以景抒情,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学问的沉思。最后两句则透露出对功名利禄的超然态度,认为真正的成就和荣耀不在于外在的显赫,而在于内心的满足和学识的积累。

胡应麟

明金华府兰溪人,字元瑞,号少室山人,更号石羊生。万历间举人,久不第。筑室山中,购书四万余卷,记诵淹博,多所撰著。曾携诗谒王世贞,为世贞激赏。有《少室山房类稿》、《少室山房笔丛》、《诗薮》。 ► 403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