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
夭夭南国子,声伎妙入神。
审音类子野,歌舞倾都闉。
城邑不足留,引领奉韶钧。
浮云翳广路,且与闾里亲。
倡家日还往,哇淫累其真。
简兮前上处,谓言不足珍。
乐府久隔绝,繫籍犹相因。
啸歌且自乐,亦以共嘉宾。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夭夭(yāo yāo):形容年轻貌美的样子。
伎(jì):技艺。
审音(shěn yīn):指音乐的节奏和调子。
类(lèi):相似。
都闉(dū kǎn):都城的门闸。
颉(jié):引领。
韶钧(sháo jūn):指古代乐府音乐的两大流派。
翳(yì):遮掩。
闾里(lǘ lǐ):指乡里。
倡家(chàng jiā):指歌唱家。
哇淫(wā yín):形容歌声婉转动听。
简兮(jiǎn xī):指简朴的样子。
珍(zhēn):珍贵。
乐府(yuè fǔ):古代宫廷音乐。
繫籍(xì jí):指被禁止出版。
啸歌(xiào gē):高声歌唱。
共嘉宾(gòng jiā bīn):与贵宾共享音乐。
翻译
年轻貌美的南国子女,技艺精湛,令人神往。音乐节奏优美,歌舞之间仿佛进入了神秘的境界。城邑无法留住他们,他们引领着韶钧音乐的传承。浮云遮掩了广阔的道路,他们却与乡里的人亲密无间。歌唱家日复一日地前往,歌声动听真实。他们的生活简朴,却说珍贵之言。古代宫廷音乐乐府已经被隔绝,但音乐仍然相互影响。高声歌唱自乐,也与贵宾共享音乐之乐。
赏析
这首古诗描绘了古代南国子女的音乐才华和生活状态。他们年轻美丽,技艺精湛,歌声婉转动听,引领着古代音乐的传承。诗中通过对音乐、城邑、乡里的描绘,展现了一幅充满神秘和美好的画面,表达了对音乐艺术的赞美和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