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汝载先生卜筑武夷邀余过访余以家慈卧床褥尚孤此约感念今昔不胜怅惘敬赋小诗奉寄凡八章

胜许庞公擅,名应善卷逃。 挂瓢沧海阔,倚杖碧山高。 万事留青鬓,孤忠藉彩毫。 无嗟塞翁意,天地一鸿毛。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膝汝载:人名,即膝汝载先生。
  • 卜筑:选择地点建造房屋,这里指建造居所。
  • 武夷:地名,指武夷山,位于今福建省武夷山市。
  • 家慈:指作者的母亲。
  • 卧床褥:卧病在床。
  • 孤此约:未能履行此约定。
  • 感念今昔:感慨现在与过去。
  • 不胜怅惘:非常感到失意和惆怅。
  • 敬赋小诗:恭敬地写了一首小诗。
  • 奉寄:寄送。
  • 胜许庞公擅:胜过许庞公的擅长。
  • 善卷逃:善卷,古代传说中的人物,擅长逃遁术。
  • 挂瓢:古代隐士的象征,挂在树枝上的瓢,表示隐居生活。
  • 沧海阔:比喻世界广大。
  • 倚杖:拄着拐杖,常用来形容老人的形象。
  • 万事留青鬓:指尽管经历万事,但仍保持青春。
  • 孤忠:忠诚而孤独。
  • 彩毫:彩色的笔,这里指文笔。
  • 塞翁意:源自“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的故事,指对事物的变化持开放态度。
  • 鸿毛:比喻事物的轻微。

翻译

胜过许庞公的擅长,名声应如善卷般逃遁。 挂在树枝上的瓢象征着广阔的沧海,拄着拐杖站在高高的碧山之上。 尽管经历万事,但仍保持青春,忠诚而孤独的心依靠着彩色的笔。 不要嗟叹塞翁的心态,天地间的一切都如同鸿毛一般轻微。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膝汝载先生在武夷山建造居所的向往,但因母亲病重未能前往的遗憾。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挂瓢”、“沧海”、“碧山”等,展现了隐逸高远的生活理想。同时,通过对“孤忠”、“彩毫”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忠诚与文笔的重视。最后以“塞翁意”和“鸿毛”作结,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看淡世事的哲理思考。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开阔,语言凝练,展现了作者的文学才华和人生观。

胡应麟

明金华府兰溪人,字元瑞,号少室山人,更号石羊生。万历间举人,久不第。筑室山中,购书四万余卷,记诵淹博,多所撰著。曾携诗谒王世贞,为世贞激赏。有《少室山房类稿》、《少室山房笔丛》、《诗薮》。 ► 403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