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徐皞明茅厚之过胡上舍园亭听闵生琴作

夹道修篁带茂林,一尊携手暮登临。 咸阳赵李频相过,易水荆高不待寻。 花榭云霞流秉烛,萝轩风雨入鸣琴。 亦知湖海原兄弟,暂借衡门话陆沈。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修篁:修长的竹子。
  • 暮登临:傍晚时分登高远望。
  • 咸阳赵李:指咸阳的赵氏和李氏,这里泛指友人。
  • 易水荆高:易水是河流名,荆高指荆轲和高渐离,这里借指古代的豪杰。
  • 花榭:花园中的亭台。
  • 云霞流秉烛:云霞流动,仿佛手持烛光。
  • 萝轩:藤萝覆盖的轩廊。
  • 风雨入鸣琴:风雨声与琴声交织。
  • 湖海原兄弟:指志同道合的朋友。
  • 衡门:简陋的门,指隐居之所。
  • 陆沈:陆地沉没,比喻隐居或避世。

翻译

沿着两旁长满修长竹子的小道,我们带着茂密的树林,一同在傍晚时分登高远望。咸阳的赵氏和李氏频频来访,而易水的荆轲和高渐离则无需寻找。花园亭台中云霞流动,仿佛手持烛光,藤萝覆盖的轩廊里,风雨声与琴声交织。我们知道,志同道合的朋友原本就像兄弟一样,只是暂时借这简陋的门,谈论隐居避世的话题。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园亭中听琴的情景,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历史人物的借用,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视。诗中“修篁”、“茂林”、“花榭”、“萝轩”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幽静而高雅的氛围,而“云霞流秉烛”、“风雨入鸣琴”则巧妙地将自然景象与人文活动结合,展现了诗人高远的志趣和深厚的情感。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视。

胡应麟

明金华府兰溪人,字元瑞,号少室山人,更号石羊生。万历间举人,久不第。筑室山中,购书四万余卷,记诵淹博,多所撰著。曾携诗谒王世贞,为世贞激赏。有《少室山房类稿》、《少室山房笔丛》、《诗薮》。 ► 403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