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南太史归关中省觐

西风晨起木兰桡,垂柳千丝拂画桥。 梦倚日华中秘近,心飞云色太行遥。 翩褼彩服娱春宴,奕叶青绫话蚤朝。 一笑下机秦媛在,箫声频夜合琼瑶。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木兰桡:用木兰树制成的船桨,这里指代船。
  • 画桥:装饰华美的桥梁。
  • 中秘:指宫中秘阁,即皇家图书馆。
  • 太行:山脉名,位于今河北、山西交界处。
  • 翩褼:形容衣服飘动的样子。
  • 彩服:五彩的衣服,常用来形容孝子孝孙的服饰。
  • 奕叶:累世,代代。
  • 青绫:青色的绫罗,古代常用来制作书卷或官员的服饰。
  • 蚤朝:早朝,指古代官员早晨上朝。
  • 秦媛:指秦国的女子,这里可能指诗人的妻子或情人。
  • 琼瑶:美玉,这里比喻美好的音乐。

翻译

清晨,西风吹拂着木兰制成的船桨,千丝万缕的垂柳轻拂着华美的桥梁。梦中,我仿佛倚靠在日光下的皇家图书馆,心却飞向了遥远的太行山云色之中。穿着五彩衣服的孝子在春宴上欢娱,代代相传的官员谈论着早朝的往事。一笑之间,秦国的女子下机而来,夜夜箫声悠扬,如同美玉般悦耳。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送别南太史归关中的情景,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和对故乡的思念。诗中“西风晨起木兰桡”和“垂柳千丝拂画桥”描绘了送别时的自然景象,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哀愁氛围。后句通过“梦倚日华中秘近”和“心飞云色太行遥”表达了诗人对宫廷生活的留恋和对远方故乡的向往。结尾的“一笑下机秦媛在,箫声频夜合琼瑶”则以美人和音乐作为象征,寄托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友人的美好祝愿。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造诣。

胡应麟

明金华府兰溪人,字元瑞,号少室山人,更号石羊生。万历间举人,久不第。筑室山中,购书四万余卷,记诵淹博,多所撰著。曾携诗谒王世贞,为世贞激赏。有《少室山房类稿》、《少室山房笔丛》、《诗薮》。 ► 403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