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方伯曾公过访赋赠二首

突兀高牙大海傍,分符犹忆旧黄堂。 儿童是处誇骑竹,父老经时识种棠。 北阙丝纶催晓露,西泠弦管竞斜阳。 双龙总属司空佩,几夜寒花拂剑铓。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突兀:突然出现,高耸的样子。
  • 高牙:高大的牙旗,古代将军的旗帜。
  • 分符:古代官员分派任务时所用的符信。
  • 黄堂:古代官府的大堂,也指高级官员的办公地点。
  • 骑竹:骑着竹马,儿童游戏的一种。
  • 种棠:种植棠梨,比喻治理地方有方。
  • 北阙:古代宫殿北面的门楼,是臣子等候朝见或上书奏事的地方。
  • 丝纶:细丝和丝带,这里指皇帝的诏书。
  • 西泠:地名,在今杭州西湖附近,这里指西湖的美景。
  • 弦管:弦乐器和管乐器,泛指音乐。
  • 双龙:这里指双龙剑,古代名剑。
  • 司空佩:司空是古代官职,佩指佩剑,这里指高级官员的佩剑。
  • 剑铓:剑的锋芒。

翻译

高大的牙旗突然出现在大海旁,回忆起旧日黄堂分符的情景。 孩子们到处夸耀骑竹马,老人们时常提起种植棠梨的往事。 北阙的丝纶催促着清晨的露水,西泠的弦管在斜阳中竞相奏响。 双龙剑总属于司空所佩,几夜寒花轻拂着剑的锋芒。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位高级官员的威严与风采,通过“高牙”、“分符”等词语展现了其身份地位。诗中“儿童骑竹”、“父老种棠”反映了官员在民间的良好形象和深远影响。后两句以北阙的繁忙和西泠的悠闲对比,突显了官员的忙碌与西湖美景的宁静。结尾的“双龙剑”和“剑铓”则象征着官员的权威与锐气。

胡应麟

明金华府兰溪人,字元瑞,号少室山人,更号石羊生。万历间举人,久不第。筑室山中,购书四万余卷,记诵淹博,多所撰著。曾携诗谒王世贞,为世贞激赏。有《少室山房类稿》、《少室山房笔丛》、《诗薮》。 ► 403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