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同允兆诸子集赵相国第玩月二首

吐握平津近帝阍,盐梅佳节许同论。 蒲萄汉殿驰中使,薏苡燕台出上尊。 玉笛飞霜连四野,金茎零露满千门。 霓裳阵阵天风落,犹记嫦娥一笑温。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吐握:指言谈举止。
  • 平津:古代地名,这里指京城。
  • 帝阍:帝王的宫门,借指朝廷。
  • 盐梅:古代调味品,比喻和谐的气氛。
  • 蒲萄:即葡萄。
  • 汉殿:汉代的宫殿,这里泛指宫廷。
  • 驰中使:指使者快速奔驰。
  • 薏苡:一种植物,这里指美酒。
  • 燕台:古代地名,这里指宴会的地方。
  • 上尊:上等的酒。
  • 玉笛:玉制的笛子,这里指美妙的音乐。
  • 飞霜:形容音乐声如霜飞般清脆。
  • 金茎:金制的茎,这里指华丽的装饰。
  • 零露:露水滴落,形容景象清新。
  • 霓裳:彩虹般的衣裳,这里指美丽的舞蹈。
  • 嫦娥:传说中的月宫仙女。
  • 一笑温:温暖的笑容。

翻译

言谈举止平和地接近帝王的宫门,和谐的佳节里我们被允许共同讨论。 葡萄在汉代的宫殿中由使者快速送来,美酒从燕台的宴会上端出。 玉笛吹奏的音乐声如霜飞般清脆,传遍四野,金制的华丽装饰在露水滴落中遍布千门。 美丽的舞蹈中,天风阵阵落下,仿佛还记得嫦娥那温暖的笑容。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中秋夜晚在赵相国家中赏月的情景,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华丽的语言,展现了节日的喜庆和宫廷的繁华。诗中“吐握平津近帝阍”一句,既表现了诗人与朝廷的亲近,也暗示了节日的庄重。后文通过对葡萄、美酒、音乐和舞蹈的描写,进一步渲染了节日的欢乐气氛。结尾提到嫦娥的笑容,增添了一丝神秘和浪漫的色彩,使整首诗的意境更加深远。

胡应麟

明金华府兰溪人,字元瑞,号少室山人,更号石羊生。万历间举人,久不第。筑室山中,购书四万余卷,记诵淹博,多所撰著。曾携诗谒王世贞,为世贞激赏。有《少室山房类稿》、《少室山房笔丛》、《诗薮》。 ► 4032篇诗文